对面的国军战士对这群鬼子的行动是非常奇怪的,因为他们明显就是在送死。免费看书就搜:丝路小说网 siluxsw.org
只是枪响了十几分钟,这些人就扑倒在地。
那个少尉也是这样,他举着炸药包,冲向国军阵地,但是被一发子弹带走了生命。
他在临死之前很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跟国军离开,那样自己也就不用死了。
他忘不了在前往前线的过程中,那些士兵看待自己的眼神。
他忘不了在冲锋之前,那个少校阴阳怪气的话,“你们这些懦夫,要抓住这最后的机会,要不然我们就帮你们成全。”
他明白那个少校是什么意思,因为他的后背被一挺机枪瞄准,只要他们有小动作,那后面的督战队就不客气了。
彭城的战斗持续了三个多月之后终于结束了,这不是日军想要结束的,而是李成仁想要结束的。
他知道,自己终究还是守不住这里,但是可以延缓鬼子的进攻,为后方的防御多一点准备的时间。
这场战斗,原本是六比一甚至七比一的损耗比,但是到后面有时候甚至能达到三比一甚至二比一。
这多亏了送过来的一个师团的装备。
在有了装备之后,李成仁也明白了日军的战术有多么匮乏,永远都是三板斧。
先是一轮火力覆盖,然后就是冲锋。
只要自己这边武器还有弹药充足,完全可以抵挡住对面的攻势。
原本一个士兵只有几十发子弹,但是现在大家的子弹很充裕,一个人能够多分好几十发。
于是战斗就变得更加血腥。
李成仁撤退了,但是日军在统计了自己的损失之后沉默了。
这是多么巨大的损失,一下子让原本的八个师团现在成建制的伤亡。
有一个师团应该被撤销,还有三个师团只能改编成乙等甚至预备役师团。
这场战争,日军损失了三万的兵力,而且还延缓了全面占领的时间。
不过日本的报纸上只是简单地宣告彭城的所谓光复,对于占领彭城损失的兵力闭口不谈。
陈知文虽然不知道具体的数据,但是通过上面那些将领严肃的表情知道,损失绝对不会少。
他顿时就放下心来。
没过多久,他收到了来自军统的一份情报。
这是一张小小的纸条,纸条上写着“谢谢”两个字。
陈知文看了一眼纸条,原本想首接烧掉,但是在看见这张纸条上没有任何的记号之后,他还是留下来。
虽然只是两个字,但是在他心中也是异常珍贵的。
陈知文从来都不是什么英雄,他获取情报也没有什么损失,他将情报工作当成了游戏。
但是现在看见这两个字,他还是感慨万分。
这对国军来说是一场难得的胜利,但是对日军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失败,因为自己的目标己经完成了。
现在国军只能带着胜利的消息尽快撤离,在下一道防线阻击日军。
上海城内人们一开始脸上的笑容现在又隐藏起来,而且愁容变得更深了。
日军的实力就像深不见底的潭水,国人现在才知道,消灭了一个师团,但是还有其他的师团等着去消灭。
在这样的条件下,日军开始加大资源的搜刮强度。
他们开始在己经占领的地方开展统治。
而统治的第一个重点就是盐。
食盐这种东西看起来很不起眼,好像随处可见。
但是在当时那个条件下,食盐可是一个国家的战略物资。
日军很快就垄断了食盐贸易,因为现在大片的东部沿海地区都被日军占领,现在内陆的食盐供给只剩下井盐这个途径,根本就没有办法去完全全面的供应。
在这样的情况下,日军很快就掌握了统治的重点。
原本的胜利现在也就没有人再提了,因为一次胜利后面迎接的是不断地后退,我们的实力终究还是不如别人。
陈知文在后勤处照常混日子,但是他己经感受到这个后勤处的氛围出现了不同。
物资没有那么充足了,以前前线要求的物资,后勤处这边在一番考虑之后答应下来,但是现在不是这样。
前线发下来的物资需求,只有六到七成会被满足。
这样一个小小的改动,看上去不起眼,实际上暗藏了深层次的考虑,鬼子的物资己经进入紧缺的状态。
而且他们接下来还要面对一件事情,那就是对己经占领地区的统治。
虽然通过控制食盐,初步控制了区域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