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2章 服药期间饮食禁忌

咱老百姓喝中药讲究可多了去了!您别看现在年轻人动不动就拿着药方去抓药,老辈人喝汤药那可是要掐着手指头算时辰的。本文搜:微趣小说 weiqubook.com 免费阅读您知道中药不光是草根树皮吗?早年间《本草纲目》里写得明明白白,天上飞的乌鸦屎叫"白丁香",水里游的穿山甲鳞片,连深山老林里挖出来的石膏都能入药。可这些玩意儿往肚里吞的时候,规矩比天桥耍把式的还多——您要是不信邪,隔壁村王二麻子去年吃错药差点把肠子拉出来的事儿可还热乎着呢!

说到最邪乎的禁忌,您往西南走个千把里地,土家族老药罐子能给您说三天三夜。他们山里头传下来的规矩,病人喝药期间别说吃狗肉,连五个爪子的畜生肉都得躲着走。这事儿《荆楚岁时记》里就有记载,说狗是二郎神座下哮天犬转世,五爪动物那都是地府阴差的化身。您要是不信这个邪,去年李家沟就有个愣头青,喝药时候偷啃了半条狗腿,结果浑身长满铜钱大的红斑,跳进糯米缸里泡了三天才消下去。您说这是封建迷信?人家老中医可说了,狗肉性热容易冲散药性,现代药理学研究也发现狗肉里高浓度的肌酸酐会影响药物代谢呢!

再跟您说个玄乎的——采药人的规矩比药方子还金贵。前清那会儿《道咸宦海见闻录》里记着个真事儿:有个采药人贪多,大中午顶着日头去挖黄精,结果挖着挖着突然七窍流血暴毙而亡。您猜怎么着?原来黄精这玩意儿是"太阳之草",得在卯时露水未干时采,过了时辰就成催命符了!您别笑,去年省中医药大学化验过,黄精里的多糖成分在清晨含量最高,过了中午酶活性下降会产生微量毒素,这不就跟老话对上了?

要说最要命的还得数那些要人命的毒草。明朝《五杂俎》里写得瘆人,说岭南有种钩吻草,长得跟金银花似的,误食之人会狂笑三日肠穿肚烂。去年福建山区真有老农误当野菜采了,送医院洗胃时候还哈哈大笑着比划手势呢!您猜现代科学怎么说?这玩意儿含有钩吻碱,专门破坏神经系统,跟古书里说的"见鬼神而笑"的症状一模一样。所以说老祖宗的讲究,那都是拿人命试出来的经验啊!

咱们喝汤药最常听的就是"忌口",这事儿可马虎不得。您看《老北京药俗》里记着,同仁堂的老掌柜给人开完方子,必定要嘱咐三遍忌口事项。去年朝阳医院收了个肺炎患者,喝了川贝枇杷膏还天天涮羊肉,结果咳得把肋骨都震裂了。您别觉得夸张,现代医学证实羊肉这类发物会加重炎症反应,这跟老话说的"吃药不忌嘴,大夫跑断腿"可不是一个理儿?

说到补药更要命,您看电视剧里动不动就喝人参鸡汤,真照这么喝准得出事!《清宫医案》里记着,道光年间有个贝勒爷连喝三月人参鹿茸汤,最后七窍流血而亡。现在中医院大夫都说了,阴虚火旺的人吃这些补药,就跟往火堆里浇汽油似的。您知道现在药店为啥把六味地黄丸和桂附地黄丸分开放吗?就是怕有人吃反了把身子吃垮喽!

再跟您掰扯掰扯那些要人命的食物相克。老话讲"蘑菇有毒不可食",您知道咱北方人说的"蹬腿蘑"吗?这玩意儿看着跟平菇差不多,吃下去六时辰准蹬腿。前年通州菜市场就有人误食,送到医院连洗胃都来不及。您猜科学家怎么说?这种蘑菇含的鹅膏毒肽会破坏肝细胞,跟古书里"食之肠穿"的描述分毫不差。所以说老辈人传下来的禁忌,那可都是血泪教训啊!

最后跟您说个新鲜的——现在年轻人流行吃维生素配中药,这事儿可得悠着点儿。去年协和医院就收了个病人,吃三七粉配着维生素E,结果脑梗住院了。您知道为啥吗?现代药理学发现这两样东西都有抗凝血作用,搁一块儿吃可不是闹着玩的!所以说啊,甭管是老祖宗的讲究还是现代科学,这吃药的门道深着呢!

(声明:本文所述民间习俗及传统说法仅供文化探讨,具体用药请遵医嘱。部分事例为增强可读性进行文学加工,不可作为医学依据。中药材使用需专业指导,切勿自行尝试。)

不想错过《民俗老讲究》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