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常说"烟酒不分家",这话可不是吹牛。搜索:找小说网 zxsw8.com 本文免费阅读您瞅瞅街边大排档,哪个桌上不摆着烟灰缸和白酒杯?老话讲"人在江湖飘,哪能不喝高",这酒桌上讲究可多了去了。前些日子我在潘家园淘到本光绪年间的《市井俗闻录》,里头记载的规矩能把人看懵——就说这喝酒落座吧,主位得留给属龙的人,说是龙能镇酒气。您要是不信邪硬要坐,保不齐喝三杯就趴下。这可不是我瞎编,清代《燕京岁时记》里白纸黑字写着"酒席忌位,犯者必醉"。
说到抽烟的门道更邪乎。您知道为啥老北京人递烟必须用右手吗?这得说到五行相克。老辈人讲究"左手属阴,右手主阳",用左手递烟等于把晦气传给别人。前年我在山西平遥见过个讲究人,他掏烟盒前必定先摸三下口袋,说是跟城隍爷报备呢。您别笑,民国《晋商烟俗考》里还真记载着"烟通鬼神"的说法,说烟圈能飘到阴间传话。
要说最玄乎的还得数茶道。武夷山的老茶农告诉我,泡茶时茶壶嘴绝对不能对着人,这规矩源自《周易》里的"水箭伤人"之说。前阵子有个不信邪的游客非对着自己倒茶,结果当天崴了脚脖子。您说这是巧合?可《闽茶志》里记载着明朝有个茶商不信这个邪,非拿茶壶嘴对着财神像,结果三年生意赔个底儿掉。
说到烟酒茶的关系,那真是剪不断理还乱。老中医常说"烟酒穿肠过,清茶来善后",这话还真有科学依据。您看《本草纲目拾遗》里写着"茶能解炙煿之毒",现代医学也证实茶多酚能分解尼古丁。不过要我说啊,这解酒效果得看时辰——子时喝茶伤肝,卯时饮茶养胃,这可是清代御医在《时症方解》里留的方子。
要说最让人犯嘀咕的,还是那些个神神叨叨的禁忌。您听说过"三更不敬烟,五更不斟茶"吗?这规矩源自道教"三元戒律",说半夜敬烟会招来游魂,黎明奉茶容易冲撞日神。我二舅姥爷当年在东北跑生意,有回半夜给客户点烟,结果第二天合同愣是黄了,您说邪门不邪门?
酒桌上的讲究更是能写本书。山东曲阜的老教书匠跟我说,碰杯时晚辈的杯沿必须低于长辈,这规矩暗合"天地人"三才之道。要是您非举着杯子跟老爷子平起平坐,保准被骂"不懂礼数"。您看《礼记·乡饮酒义》里早就规定"少者举觯,长者举角",这高低规矩都讲究两千多年了。
现在年轻人总说这些是老迷信,可您仔细琢磨,里头藏着大智慧。就说这"烟不过三,酒不过七"的老话吧,现代心理学发现连续抽三根烟就会产生依赖,喝七分醉最容易失态。您看《黄帝内经》里"五七之数"的讲究,跟现在科学数据不谋而合。要不怎么说"老祖宗的智慧深似海"呢?
不过要提醒各位看官,这些个讲究说到底都是民俗文化,您要是不信也别较真。前年我在云南见过个茶商,非说普洱必须用雨水冲泡,结果有年大旱,硬是囤着茶叶不卖,最后全发了霉。所以说啊,老讲究得活学活用,不能死搬硬套。
(声明:本文所述皆为民间习俗探讨,不构成任何行为建议。吸烟有害健康,过量饮酒危及生命,请读者理性对待传统文化,健康生活方式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