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烧纸钱这事儿,咱们中国人可太熟悉了。本文搜:美艳教师 myjschina.com 免费阅读逢年过节、清明中元,甭管城里还是乡下,总能在犄角旮旯看见烧纸留下的黑圈圈。您别看现在年轻人嘴上说"这都是迷信",真到了给先人烧寒衣的节气,照样得拎着金元宝往十字路口跑。这老讲究里头的门道,可比电视剧里演的宫斗戏还复杂。
先说这烧纸选址的规矩。老话常说"十字路口通阴阳",您知道这说法哪来的不?《礼记·郊特牲》里就写着"西达谓之衢",古人觉得十字路口西通八达,活人走阳间道,亡魂走阴间路,在这儿烧纸就像开个跨国快递站。不过您要真找个十字路口就烧,那可要坏事了——得看时辰看方位。去年中元节,我邻居老张家小子图省事,大中午在菜市场十字口烧纸,结果当天晚上就发高烧说胡话,后来找懂行的问了才知道,正午阳气最盛,孤魂野鬼根本不敢现身,烧的纸钱全让过路的野猫野狗给"截胡"了。
给神佛烧纸讲究更多。您要是去庙里烧香,肯定见过功德箱旁边那个大铁炉子。这里头有个玄机,得让纸钱在香火缭绕里慢慢烧透。我二舅爷说过个真事:八十年代重修城隍庙那会儿,有个包工头急着赶工,拿汽油泼在纸钱堆上烧,结果火苗窜出三米高,把新刷的匾额燎了个大窟窿。后来庙里师父说,这是对神明不敬,火气太旺冲撞了神灵。现在环境专家也说了,汽油助燃会产生大量PM2.5,比慢慢烧污染重十倍,您说这是不是歪打正着?
说到给祖先烧纸,可千万不能马虎。前年清明我陪朋友回河北老家上坟,见着他家老爷子在坟头烧纸钱,非得拿树枝在地上画个圈,西北角还得留个豁口。老爷子说这是给自家先人划的"收银台",留口子是为了防野鬼抢钱。后来我查《梦溪笔谈》,还真有类似记载:"画地为牢,烟篆为凭",敢情这规矩宋朝就有了。不过现在城里不让烧纸,年轻人都改手机APP"云烧纸"了,您说这电子元宝能顺着WIFI信号传到阴间吗?
最玄乎的是给孤魂野鬼烧纸。我姥姥在世时常念叨:"七月半,鬼乱窜,十字路口撒纸钱。"她老人家烧纸有个绝活,得用左手撒纸钱,嘴里还得念"见者有份"。去年有个民俗学家在《东方民间信仰》杂志上分析,说这是利用了鬼魂的"镜像认知",左手代表阴面,能让游魂更容易接收。不过环境监测部门可不买账,他们统计过,中元节当天北京PM10浓度能飙升到平时的五倍,这哪是积阴德,简首是给雾霾添砖加瓦。
说到烧纸禁忌,最要命的就是名字不能乱写。我表嫂去年就犯过这个忌讳,她给去世的公公烧纸,想着表孝心,在每张纸钱上都写了"孝女某某敬奉"。结果连着三个月家里电器轮流坏,最后找看事儿的给看了,说是公公在下面收钱得挨个撕名字,嫌麻烦生气了。这事儿听着邪乎,但心理学教授分析过,这就是典型的"自我暗示焦虑",越想越觉得哪儿都不对劲。
现在年轻人流行在淘宝买"阴间豪车""冥界别墅",这又犯了老讲究的大忌。我家楼下张神婆说过,给先人烧的物件不能太写实,纸糊的iPhone得画个符咒改改"形制",要不真顺着阴阳道送过去,祖宗用不明白还得托梦来问。您别说,去年《科技与玄学》杂志还真有篇论文,说烧祭品本质是种心理投射,太过逼真反而会加重思念焦虑。
烧纸时辰的讲究更是一套接一套。我奶奶那辈人烧纸得看黄历,除了避开"西绝日""十恶大败"这些凶日,还得算着"金匮""玉堂"这些吉时。前年有个博士做了个统计,发现老黄历上的宜忌日子,居然和现代气象数据里的低气压日期重合度很高。可能古人早就发现,阴雨天烧纸烟雾散不开,容易呛着人,就编出些忌讳来提醒后人。
最逗的是烧纸用的工具。您见过专门给阴间"银行"准备的验钞机吗?我去年在河北农村真见着了,老大个铁皮箱子,烧纸时候得把纸钱塞进去"过验",说是能防假钞。要我说这就是新时代的老讲究,跟手机贴膜防辐射一个道理。不过消防队的同志可头疼了,这种铁皮箱最容易闷烧,去年"119"还专门出过通告让禁用。
说到烧纸后的忌讳,我三叔公讲过个邪乎事。说早年间有人烧完纸把灰烬扫回家当肥料,结果菜园子里的白菜长得跟人脸似的。现在植物学家解释了,那是灰烬里的钾肥过量导致细胞变异。不过要按老说法,这就是动了"阴财",活人用了要倒霉。所以现在正经烧纸的,都得等火星全灭了,再用白酒浇个圈,说是"断阴路"。
还有那些烧纸时候不能回头的老讲究。我小时候跟大人烧纸,脖子都快扭断了也不敢往后看。后来看《子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