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30章 夜车禁忌

老司机们都知道,深夜跑长途跟白天开车完全两码事。本文搜:晋江文学城 jinjiangwxc.com 免费阅读我前阵子跟开过十年夜班出租的王师傅撸串,他灌了两瓶啤酒就开始倒苦水:"你们年轻人别不信邪,半夜两点钟的方向盘,可比白天的沉三斤!"这话可不是吓唬人,您瞅瞅东北那疙瘩的《黑水民间志异》,清朝就有记载夜行马车要挂红布条,现在科技发达了,可有些讲究还真不敢丢。

先说这车上摆件吧,现在某宝上卖的那种摇头晃脑的太阳能小人,白天看着挺可爱是吧?去年汽配城老李就吃过亏。他给闺女车上装了个跳舞的皮卡丘,结果连着三个月剐蹭。后来还是他丈母娘从广西请了个师父,说这玩意儿晚上容易招游魂搭便车。您别笑,《淮南子》里头早说过"夜行不载无根物",现在科学解释这叫视觉残留效应——昏暗环境里晃动的摆件会产生残影,容易让司机误判距离。

要说保平安,还得看咱老祖宗的智慧。您看现在网约车司机都爱在档把栓个红绳,这可不是跟风。福建师范大学出过篇论文,用光谱仪测过,正红色在夜间555纳米波长最显眼。我二舅跑大货二十多年,方向盘永远缠着朱砂浸过的红绸子。去年清明他拉海鲜走盘山路,雾大得跟牛奶似的,突然瞅见个白影子飘过去,手摸到红绸子心里才定住神。您说这是心理作用?可《道藏·摄魔仪》里白纸黑字写着"赤绦缚凶煞",这玩意儿信不信由您。

说到拉客这事儿,去年郑州那个顺风车司机的遭遇您听说过吧?半夜三点在省道捎了个穿旗袍的姑娘,结果第二天发现收的是冥币。这事儿真假咱不论,但《道路交通安全蓝皮书》确实统计过,夜间乘车犯罪率比白天高47%。特别是跑荒郊野岭,真要捎人也得让对方坐副驾。您想啊,后视镜盲区加上黑灯瞎火,副驾好歹在眼皮子底下。我哥们儿在云南跑旅游包车,随身带着强光手电筒,遇上可疑的就说"劳驾您帮我看下导航",既保全了面子又防了小人。

要是开车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儿,突然眼前跟蒙了层纱似的,这时候可千万别硬撑。山西拉煤的师傅们都知道这招:摔门下车先骂三声"操你姥姥的",然后叼着烟绕车转三圈。您别觉得粗俗,《黄帝内经》讲"怒伤肝"那是平时,关键时刻发火能刺激肾上腺素。去年京港澳高速连环追尾,有个老司机就是靠这招躲过一劫——后来勘测发现当时他眼前发黑是轻度一氧化碳中毒,下车活动正好通了风。

后座有异响这事儿更邪乎。上个月我媳妇闺蜜晚上接孩子补习班回家,总听见后座有撕包装袋的声音,吓得她差点撞护栏。后来去4S店一看,好嘛,座椅缝里卡了包没吃完的薯片。不过要说玄乎的,终南山有位道长跟我说过,人的后脖颈有三把阳火,猛回头容易惊扰到某些东西。从科学角度讲,突然转头会导致颈椎动脉暂时性供血不足,眼前发黑更容易出事。

说到特种车辆让行,这不光是素质问题。香港中文大学做过社会实验,给救护车让路的司机事故率低23%。我三叔是火葬场灵车司机,他说见过最玄的是个不让路的宝马,结果三个月后那车主真就躺他车上了。当然这是巧合,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7条写得明明白白,不让特种车辆可是要扣分罚款的。

车祸现场拍照这事儿,法医老张跟我唠过个真事。去年他们接个案子,肇事司机手机相册里最后一张照片,路面看着空荡荡,洗出来却发现有团白雾。后来痕检科的说就是镜头眩光,可当事人非说是冤魂索命。现在交警培训都特别强调,夜间事故现场严禁使用闪光灯,强光可能干扰伤者瞳孔反应,耽误抢救黄金时间。

车里头摆毛绒玩具更是大忌。天津有位女车主在后窗摆了一排HelloKitty,结果追尾时安全气囊被玩偶卡住没弹开。要说玄学层面,《酉阳杂俎》里记载傀儡易招魍魉,现代儿童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夜间行驶时后视镜里晃动的玩偶影子,容易让驾驶员产生"被注视"的焦虑感。

遇到黄鼠狼拦路这事儿,河北的老养路工最有发言权。他们道班流传着"三牲开道"的说法,遇到狐狸、黄鼠狼、刺猬都得撒点买路钱。要我说这就是古人朴素的生态保护意识——扔硬币的动静能惊走小动物,省得它们受惊乱窜引发事故。去年《国家地理》还报道过,黄鼠狼出没路段通常靠近垃圾填埋场,这些地方本就容易发生侧滑事故。

最后说个真事儿。我发小在杭州开滴滴,有回半夜接了个去殡仪馆的订单。客人下车后他总觉得后座冷飕飕的,就把车载音响调到最大声放《最炫民族风》,结果第二天发现后座夹缝里掉着个没关严的冰袋。您看,这世上哪来那么多鬼怪,多

不想错过《民俗老讲究》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