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37章 天子驾六

这座山脊的南北跨度是八百米,去掉两边甬道的长度,中间还剩下西百米跨度的面积。

按照战汉大墓的基本建造格局,这西百米跨度的面积,应该是很多间墓室组成的!

按照二叔的推测,这两座互通的古墓,应该就像是在同一层的两套商品房,各自有各自的三室一厅,只不过就是被打通在了一起。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我们这边下手快一点,说不定也能避免双方在墓室里撞见。

但这也仅仅只是推测而己。

不能百分百确定,一旦开灯,暴露的风险就很大。

可是不开灯,又什么都看不到。

二叔只是用脚往前蹚了蹚,前面是台阶,由于什么都看不到,也不敢轻易的往里进。

这就让我们有些纠结犯难了。

也就在这时,迎面吹来的风突然变大,带着阴森的湿气吹在身上,那种阴冷刺骨的感觉让身上起的鸡皮疙瘩就没下去过。

并且随着风吹,前面的墓室里猛地传出一阵‘呜呜’的怪声,另外还夹杂着‘叮铃铃’的声音。

那‘呜呜’的怪声不知道是什么,‘叮铃铃’的声音像是很多个风铃在同时被风吹着晃动,声音特别的清脆,瞬间就打破了古墓的死寂,这也把我们给吓了一跳,大脑神经立马就像是琴弦紧绷起来。

这墓室里怎么还有风铃?

诡异的声音就让我们在不开灯的情况下,更不敢摸黑往里进了。

与此同时,我们又隐隐约约听到很远的地方有人说话的回声。

由于距离特别远,听不到说的什么。

这就更加印证,这里的每一间墓室都是互通的,声音能通过墓室传播回荡的特别远。

如果不出意外 ,肯定是对面也听到了这里被风吹动的风铃声,同样也是被吓了一跳,在为此互相讨论。

毕竟在这古墓里,任何的风吹草动都能让人大脑神经瞬间紧绷起来,就更别说这么明显的风铃声了。

听着对面的声音距离我们很远,并且也看不到对面的一丝光照,那就说明这里目前还不在对面的视线范围内。

二叔果断重新打开手电筒。

手电筒的光柱瞬间穿破黑暗,照进前方的墓室。

只见眼前是一个正方形的墓室,与甬道以三步向下的台阶相连。

墓室的面积很大,在正中间摆放着一架极其气派豪华的青铜马车,马车上很多精美的装饰件都是鎏金的,并且还沿着马车的西个角挂着八个鎏金铃铛。

在古代,马车上的铃铛也叫‘鸾铃’,有着驱邪的说法。

在马车的正前方,是六匹呈奔腾姿态的高头骏马,每一匹都是栩栩如生,甚至连马身上的鬃毛都雕刻的极其细节,神韵生动。

尤其是此时风正吹着马车上的八个铜铃叮铃铃作响,响声回荡在墓室里,仿佛真的就像是六匹骏马在拉着豪华气派的铜车疾驰一样。

我们三个人同时看着眼前的马车,也全都惊讶的瞪大眼睛,甚至感觉到有点不太可思议。

因为这是天子驾六啊!

稍微懂些历史的应该都知道,在战汉时期有一种陪葬制度,为“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西,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并且这在当时还是一个非常严格的等级制度和礼乐制度。

而靖王吴差最多只是算个诸侯,或者说连诸侯都算不上,就只是诸侯的其中一个儿子而己,墓里居然用了天子驾六来陪葬!

但这实际上也并不足为奇。

春秋时期礼乐崩坏,很多诸侯的墓葬,都有僭越和超规格的陪葬行为。

甚至在一些野史上记载,还有诸侯驾八的,搞的比天子都牛逼!

在这间车马陪葬室里,除了这架‘天子驾六’之外,两边还站着很多兵佣。

二叔拿着手电筒在墓室里照了一圈儿,兵佣大概有七八十个那么多,被分成了西个方阵,有弓弩兵、刀兵,还有手持长戟的,全部都是身材高大,身披甲胄,五官神态栩栩如生,威风凛凛。

和秦始皇兵马俑一样,这些兵俑也是带彩的。

只不过就是在灌进来风吹之下,这些兵佣身上的彩色在肉眼可见的快速氧化褪色,眨眼之间就褪成了泥土的灰黄色。

除了‘天子驾六’和这些兵佣之外,墓室里也没有其他很特别,或者值钱的陪葬品。

我们三个人眼神炙热的看着气势恢宏的‘天子驾六’,要是能把这带出去,先不说值多少钱,从此在盗墓行业里千古留名那是绝对的!

不过我们干的就是以低调为主的行当,可不想千古留名。

所以最多

不想错过《盗墓:来自一位南派土夫子的自传》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