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哟,真是瞌睡有人送枕头,这钱家是易州数一数二的富商,号称钱半城。看来就拿你家先开刀了。”
宁怀瑾都要乐开花了,动个小鱼小虾真没什么意思。
要搞就搞波大的,随即他吩咐道:
“十七,贴告示,告诉百姓,本王要重审此案。对了,派人找到那个丫鬟,在把钱家所有人控制起来,不准任何人踏进钱府。”
同一天,两个爆炸性消息传出,易州官场震动。
百姓们吃了粥,也都有了力气,见有告示贴出,纷纷过来凑热闹。
“谁给大娘念念,告示上写的啥啊。”
人群里有读过书的,把告示都念了一遍。
百姓们听闻告示内容,一个个热泪盈眶,议论纷纷,甚至开始有人高喊:
“青天啊,王爷真是咱们易州百姓的青天啊。”
“王爷来了,青天就有了!”
“这狗官终于遭到了报应。”
“走啊,乡亲们,去县衙告状去。”
不知道谁喊了一句,那些受过冤屈的百姓,浩浩荡荡的往县衙方向去了。
……
张权的另一座府邸内,屋子里的摆件丢了一地,不少瓷器都被摔碎了。
“宁怀瑾,你为什么总是跟我过不去。我银子花了,府邸都给你了,你这是要逼死我啊。我跟你不死不休!”
他气的在屋里来回踱步,随后唤来下人,吩咐道:
“快,通知钱府,让他们把该处理的全都处理了,那个丫鬟也不能留了。”
下人面露难色,支支吾吾的说:
“老爷,恐怕来不及了,北靖王已经派人把钱府的人都控制起来了,就连府邸都被查封了,还派了兵把守。”
张权冷汗瞬间就下来了,一屁股坐在地上,嘴里碎碎念:
“完了,全完了。”
……
另一边,一只信鸽从军营里飞出…
没人知道是谁放的,又飞去哪里、带了什么消息。
……
乌泱泱的人群把县衙围的水泄不通。
宁十六紧急调来一百禁军维持秩序。
“王爷千岁,我们要申冤!”
“让我们进去吧。”
宁怀瑾头都大了。
这么多人,这么多案件,自己要审得审到啥时候去?
累死他也审不完啊。
突然他灵机一动,看向一旁的师爷,
“这样,案件你来审,替百姓们申冤。做好了,你以后就是县令,做不好,跟姓布的一起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