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琏带黛玉北上回京。搜索:小说魂 xiaoshuohun.com 本文免费阅读
贾母派来男女数只船,再加上贾琏自己下江南所乘坐的,前后铺排开一支小小的船队。
这么多条船,贾琏愣是拦着贾雨村,没匀出任何一条船来给他坐。
可是贾雨村这人真能屈能伸,人家干脆自己赁了条小船跟在后面。
每日启程,贾雨村的船必定紧紧跟随,怎么都甩不掉。
贾琏每每立在船舷向后看,恨得咬牙切齿。
不过好在贾琏对贾雨村这人的人品早有心理准备。
贾琏实际上不太理解的是林如海的态度:贾琏已经摆明了立场,可以帮贾雨村引见,但是不让贾雨村护送黛玉。
按说贾府已经派了这么多船和人来接黛玉,又有他本人陪同,林如海完全用不着非要让贾雨村跟着。
可是,人家林如海不,人家非让贾雨村护送。
贾琏怎么表示不满,林如海都只当没看见。
其实贾琏早就知道,能考上探花郎,能跟江南盐商们斗法的林如海,绝不是表面看起来的温润儒雅。
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咬人的狗都不叫。
贾琏绝对相信林如海翩翩探花郎的表象之下,是一只运筹帷幄的老狐狸。
贾琏对林如海充满了尊敬,可贾琏却觉得林如海在贾雨村这儿缺看走了眼、跌了份儿。
奇怪了,以林如海的眼力,怎么会看不出贾雨村是个奸滑钻营的小人呢?
“二爷,别跟那人置气了。”眉妩出来,替贾琏披上披风,“水上风凉,仔细吹着。”
贾琏听人劝,回到船舱,索性去看黛玉。
为方便照顾黛玉,贾琏特地与黛玉同乘一艘楼船。
贾琏特地将视野好,也更清净的二楼让黛玉住着。
贾琏上楼,见黛玉正坐在窗边看书。
王嬷嬷在一旁整理行囊,雪雁立在黛玉身边熏香磨墨。
三人都静静地,便显得这楼船的舱房更大,更空落落的。
小小的黛玉,身子越发像是一抹青色剪影,随时都会袅袅而去似的。
贾琏心底一紧,忙出声唤:“林妹妹。”
黛玉回头来向他一笑:“琏二哥来了。”
这才又活色生香,让这舱房里重又生了颜色。
贾琏解下披风,进门坐下。
黛玉此番启程,竟然只带了两个人:王嬷嬷和丫鬟雪雁。
雪雁还是个孩子,王嬷嬷年纪又大了。
林如海为何这样安排,贾琏也思量过一回。
道理不难:林如海这是给黛玉加重「投奔」二字,以无依无靠的孤女形象进贾府,惹老太太怜惜,让贾府众人放下防备。
设想若是相反:黛玉身边带十好几个仆人同行,丫鬟仆妇个个都是精明厉害的模样,那等黛玉进了贾府,又得多少人明里暗里地防备着?
不过话又说回来,黛玉终究是贾府的嫡亲外甥女儿,就算她真带了精明强干的家仆在身边,贾府作为她外祖家,又为何要防备她?
贾琏不由得又回想了一回黛玉三岁那年在京里落下的「病根儿」。
或许贾府若是防备黛玉,那怕也是从林如海这儿起的吧?
可林如海是贾府女婿,贾府又为何要防备林如海?——或许只有一个可能:贾府与林如海双方的朝堂立场不同。
想到此处,贾琏心下有些沉重。
原本看《红楼》,只是心疼黛玉病弱、孤苦伶仃;可是她若是再被强加进朝堂争斗的夹缝,那就让人太难过了。
黛玉见贾琏坐下半天没出声,忍不住偏首看贾琏:“琏二哥,这是怎了?”
贾琏便找个借口搪塞:“还不是在想那个贾雨村……他还跟着呢,真是块臭狗皮膏药,烦不烦呀。”
黛玉听得“扑哧儿”轻笑,“难为琏二哥还是我兄长呢,原来竟这般孩子气。”
贾琏翻白一双眼珠子,“难道林妹妹不烦那家伙?”
黛玉因俏皮起来,脸上难得地生起红晕,越发显得娇美灵动:“不烦呀。他是我的先生,我为何要烦他?”
贾琏眯眼仔细打量黛玉神情:“说真的?”
从见到黛玉第一天,贾琏就惊觉于黛玉的早慧与敏锐。按说黛玉不应该看不穿那贾雨村是个什么东西呀。
黛玉避开贾琏的凝视,浅浅点头:“自然是真的。”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心里对先生尊重敬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