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云生的身体微微地一颤。′r`a?x~s_w_.¢c!o-m,
他是痕检专家,即便是他也要通过很仔细地观察辩证才能发现其中的一些端倪,但是林二从进门到现在感觉他就只是蹲下来看了钟志伟一眼就已经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样的速度怎么能让傅云生不震惊。他都忍不住地问道:“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而他居然忍不住了,这也引起了专家组的其他几个人的注意。他们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林二的身上。古秉文十分骄傲地说道:“林二,告诉他们你是怎么发现的!”林二呵呵地笑了笑,接着说道:“其实很简单。”“死者的身上衣着完整无褶皱,那就说明他和凶手之间并没有那种暴力地拉扯的行为。”“而他的舌苔出现了点状出血,那就说明他是在短时间大量食用了氟乙酰胺,至少是超过了常人的致死量的!”“而两者综合,又不是强迫喝下去的,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死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已喝下去的!”“一个人在家,而且……”林二看了看时间,指了指茶桌上的茶具,继续说道,“还是在家人接二连三的噩耗的情况下,我实在想不出他有什么理由可以悠闲地泡功夫茶,那就只有一个可能,他需要用泡茶来招待凶手以显示自已对于凶手到来的尊重!”傅云生已经很吃惊了。?_?Ee\{Z¥.?小@说_=网?%? ?追3最a;新[?章ˉ/?节??a这些年他带过很多的学生,甚至不乏一些惊艳才绝之辈,但是像林二这种只是进来之后一瞥现场的环境就能马上得到自已的结论的人,可以说,少之又少。他现在终于能明白古秉文那该死的自豪感来自哪里了。不是林二的法医技巧有多高明,而是在于他那强大的逻辑推理能力。作为专职破案的刑侦顾问,他可以不需要像古秉文那样专于法医的技术也不需要傅云生那样观察入微的痕检技术,他只需要将这些所有的信息串联起来,给出一个最合适的解释就行。毕竟,已经知道了死者是死于氟乙酰胺中毒了,那么解不解剖对于林二来说已经不重要了,有没有那个解剖的技术就更不重要了。他唯一要做的就是找出凶手。林二继续发挥:“如何才能让死者没有戒备心地喝下有毒的茶呢?”“最好的方法就是陪死者一起喝茶!”当他这么说的时候,几个专家也都不由地眼前一亮,被林二的这个说法给深深地吸引住了。刚才他们还在谈论凶手究竟是怎么让死者喝下这剧毒的。/k?a*n^s`h-u_y.e~.¢c*o?m_因为他们也发现了氟乙酰胺是被下在了茶壶里而不是茶杯里。这也就意味着,凶手需要陪死者一起喝茶才行。否则,哪有客人不喝,主人自已在那里喝茶的?而且本来死者就是专门泡茶来招待凶手的。所以刚才他们的推测是,凶手以摔杯为借口,没有喝那杯有毒的茶,而死者却喝了,顺利地毒杀了死者。凶手之后收拾现场的茶杯碎片并且擦拭了一些地方,最后再从容带走垃圾离开现场。但是他们发现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凶手是怎么下毒的?当然肯定是趁死者不注意的时候将氟乙酰胺投入了茶壶中,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可问题是,作为主人,要为客人泡茶,基本上茶杯茶壶都在自已的单手范围之内,凶手很难有机会将毒药投进茶壶里。而且作为痕检的专家,傅云生仔细地检查过茶叶的发泡情况以及烧水壶中的水位情况,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这茶是刚泡的,不会超过两道。这也就说,在喝完了第一道茶之后,凶手就下毒了,然后喝第二道茶的时候,死者就被毒死了。这个过程很短,短到他们都不知道要怎么在死者的眼皮底下进行投毒。 所以当他们听到林二这么说的时候都想知道林二接下来是怎么推理的,是不是和他们刚才的推理一样。现在他们关注的问题的焦点就是,凶手是怎么下毒的!林二看了看茶台,然后说道:“我刚到检查尸体的时候,注意到了地板上的茶渍和茶杯的陶瓷碎屑,于是想到了一种可能!”“凶手在喝了第一杯茶之后,先盛赞死者的茶好,然后就故意装作没抓稳,茶杯翻倒,摔落在地……”傅云生微微地皱了皱眉。只能说,林二这个就纯属瞎猜了,因为现场的痕迹是没有办法判断凶手是在喝第几杯茶的时候才做出的摔杯的动作的。可以是第一杯也可以是第二杯……但是林二却这么言之凿凿的,似乎很自信,这让傅云生觉得林二是在主观臆想杜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