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了您的儿子就想起了自己的女儿,先生千万别客气。”
章夫人说:“孙膑兵法有奇正篇:凡兵者,以正合,以奇胜,亓先生父亲是带兵打仗的吧?”
亓正一愣说:“夫人误会了,我是贵州大山里的少数民族。父亲只是一个山寨的首领,我名字是音译过来的没什么特别的意义。”
章夫人笑着说:“怪不得你口音这么怪,我还以为你不是中国人呢。”
亓正说:“我是仡佬族人,哥哥将来要继承部落首领。我母亲是汉人,家里有点积蓄,母亲就说服父亲送我去日本学习地质勘探了。几年下来,多多少少还是受日本人的生活习俗影响,很多人以为我是日本人,这不怪夫人。”
章钧吾说:“这个民族我都没听说过。”
他自我介绍完又叫过周敬昆介绍两人认识,“敬昆他是美国留学回来的,在美国听说我们在东北勘探石油,自愿回国工作的。对了,他出国前家也住在云南大山里。”
亓正自称是在关里从事地质勘探工作的,这次是到东北出差的。
旅途漫长,三个男人虽南腔北调共同点却越来越多,话题也越来越集中到了石油上。
亓正对美国人说的中国不可能有石油的结论大为不满,他列举世界相同地质开采出石油的证据,最后很肯定地说:“在东北一定有石油。”
石油痴章钧吾再次找到了知己,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三个人交换了联络方式,章钧吾不再犹豫,诚邀亓正加入自己的勘测队,除了条件从优,他甚至还虔诚地祭出了张大帅给勘探队画出的大饼。
亓正犹犹豫豫,自述外国人在东北的种种暴行让他忍无可忍,他不喜欢在东北的俄国人更不想看到日本人。
在章钧吾的一再劝说下,亓正答应一定会慎重考虑章钧吾的美意。
半月后,亓正还是应邀来到了哈尔滨的石油勘探队参观,他立即被队员们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充足的勘探经费所吸引,当即领了队长助理的任命状。
在找石油这件事上两个助理和章钧吾一样癫狂。
他们沿着东清铁路勘测到了牡丹江,再沿着伊敏河两岸对海拉尔盆地南部和东部边缘进行了大规模的油田踏查。
海拉尔盆地生成石油的踪迹若隐若现,让他们欲罢不能。
章钧吾表扬了亓正,认为他不仅随时记录着勘探数据,而且对经过的河流、山脉、道路、桥梁、村庄、人口、物产甚至于水井都详细记载并制图描绘。
这能让他们再次勘探此地时节省更多精力。
后来,章钧吾发现周敬昆和亓正一样把这件事也做得一丝不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