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26章 河堤坍塌,惨不忍睹

天刚蒙蒙亮,林萧就告别霓裳等人,赶到城外驿站,四部联合调查的人早已到来,工部、户部、御史台等大大小小官员共计十几人,还有一卫队护送,顿时马匹嘶鸣,车轮滚动,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急迫的气息。免费看书搜索: 拉小书网 laxsw.com

林萧站在队伍末尾,低头检查行囊,尽量让自己显得不起眼。可圣旨点了他的名,想低调也低调不下来。

领头之人正是御史台中丞王禹,朝中有名的“御史”,素以刚直不阿着称。他的名头可不只是吓唬人——被他盯上的官员,不死也得脱层皮。就连天启帝都对他忌惮三分。

传说有一回,天启帝因一夜之间两度召幸某位妃子,被王禹得知后,竟在朝堂之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谏言,指责皇帝沉迷女色、不爱惜龙体,还言辞犀利地说:“君王尚且无节,百官何以为法?”

天启帝被他当众斥责,面红耳赤,气得吹胡子瞪眼,当即不理不睬。哪知王禹脾气上来,怒不可遏,当场撞柱子死谏,额头鲜血直流,吓得群臣一片哗然。

天启帝虽恼,却也被他的死谏震住——要真撞死了,史书上少不得要记他一句“暴君无道,忠谏而死”,任何一位皇帝都不想留这种骂名。最终只得服软,从此后宫之事也有了节制,不敢再过度沉溺。

御史台素有“笔为刀剑,言可杀人”之称,而王禹更是这群执笔之人中的利刃,宁折不弯。他那副视死如归的劲头,不仅震得朝堂肃然,也让人私下叫他“铁面判官”。

说回这边驿站里,他扫了眼众人,沉声道:“泯江灾区路远,洪水且还未退,情况复杂。陛下限半月查清真相,咱们没时间磨蹭,出发!”说完,他翻身上马,带头前行,林萧只得跟着队伍上路。

一路向南,官道渐窄,泥泞渐多。昨夜的雷雨虽停,路面却湿滑不堪,马蹄不时陷入泥坑,林萧的瘦马走得慢吞吞,他也不催,只管拽着缰绳,低头想着心事。

行了三天,队伍终于抵达泯江流域。远远望去,洪水已退去大半,却留下满目疮痍。田地被冲成泥沼,房屋只剩断壁残垣,河道边的堤坝塌得七零八落,像被巨兽撕咬过一般。空气中混杂着泥土的腥味和腐烂的气息,林萧皱了皱眉,心头沉甸甸的。

调查组在河边停下,张御史翻身下马,指着前方道:“这就是泯江主堤,溃口从这儿开始。”他话音刚落,远处传来一阵嘈杂声,林萧循声望去,只见几十个衣衫褴褛的灾民聚在不远处,扶老携幼,哭声喊声混成一片。

他走近几步,看清了他们的模样。一个老汉拄着拐杖,腿上裹着泥污,满脸泪痕地嚷道:“朝廷的银子呢?年年说修堤,年年还是塌!俺儿媳妇被水冲走了,留下个三岁的娃,咋活啊!”旁边一个妇人抱着个瘦弱的孩子,哭得嗓子都哑了:“我男人去抬石头修堤,工钱没见着,人却没了,这日子没法过了!”

林萧站在原地,耳边全是这些撕心裂肺的声音。他低头一看,脚下踩着半截断裂的木桩,表面粗糙,里面却朽得发黑,分明是用不了多久的劣货。他蹲下摸了摸,眉头皱得更紧。摊贩那句“堤坝跟纸糊似的”在他脑子里转了一圈,看来不是夸张。

王禹带着几人上前安抚,喊道:“诸位稍安勿躁,朝廷已经派人来赈灾了,同时也派我等前来查明真相,绝不会让你们白白受苦!”可这话像石子丢进洪水,激不起半点浪花。

灾民越聚越多,有人捡起泥块朝调查组扔来,骂道:“查到啥时候?人都死光了,你们才来装样子!”王禹躲闪不及,肩上挨了一块,脸色顿时难看起来。

林萧见状,悄悄退到一旁,避开混乱。他不是怕挨砸,而是觉得这时候站出去只会火上浇油。灾民的怒火他懂,换成他,家破人亡也得骂。可骂归骂,真相还得查。他捡起一块堤坝残片,掂了掂,暗道:“这东西能挡住洪水才怪。银子拨了,堤却塌了,钱去哪了?”

混乱中,一个瘦小的身影挤了过来,是个七八岁的男孩,衣裳破得露出半个肩膀,脸上满是泥污。他抬头盯着林萧,眼神倔强,哑声道:“大人,你们真是来查的?俺爹修堤时淹死了,村里说朝廷给了银子,可俺娘一分都没见着。你们能不能把银子找回来?”

林萧一愣,看着男孩那双满是期盼的眼睛,心头猛地一震。他蹲下身,尽量让语气平静:“小兄弟,我也不知银子去哪了,但既来了,就得查个明白。你爹的事,我记下了。”男孩点点头,眼里闪过一丝光,转身跑回人群。

林萧站起身,望着男孩的背影,胸口像堵了块石头。他本想在这案子里敷衍了事,能混过去就混过去,可这孩子的眼神让他没法再装聋作哑。百姓的命,孩子的爹,都压在这案子上,他一个小人物,

不想错过《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