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60章 鬼木篇

溶洞内的植物冷光仿佛无数只萤火虫布满了石道,荧光点点,又仿若星的流河,灯的长阵。本文搜:卡卡小说网 kkxsw.org 免费阅读

所谓的冷光,指的就是荧光或者磷光。在自然界中许多生物都能发出冷光,如一些细菌、真菌、蠕虫、昆虫还有鱼类,但这些动植物发出的光都不产生热量,故被称为“冷光”。

汤圆对这些发光的小植物充满了兴趣,用小爪子左右拨弄。

“小心有毒!”我赶忙将汤圆抱起,把它揣进我的衣服里。

至于毛球,它看到这些发光植物唯恐避之不及,小短腿一会儿伸一会儿缩,就像过雷区似的样子十分滑稽。

“这里竟然有这么多的鬼菌和灯草,这些可都是稀有物种呀!”我不禁感叹起这座地宫的手笔,单是一条墓道就让我大受震撼。

自从上一次我和舅舅从无稽山回来之后,我突然开始对房间书架上的那些古书籍产生了兴趣,前前后后己经看完了三分之一,其中我最感兴趣的一本书叫做《万物语》。

听舅舅说,《万物语》这本奇书是明朝初年一个屡试不中的落第书生,心灰意冷之下开始寄情于阴阳鬼怪之说,走遍大江南北,尽访名山古泽,将众多怪力乱神之事和奇珍瑰宝都记录了下来。原书分为十篇,如今大部分都己遗失,只留下三篇半,分别是《鬼木篇》、《阴虫篇》、《冥怪篇》,还有半篇叫做《千棺录》。

其中《鬼木篇》当中就记载了许多离奇精怪的植物,古人难以解释,便把它们都当做“鬼木”。我在好奇之下找了许多资料,发现《鬼木篇》里记载的大部分植物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原型,感觉十分有趣。

这种像是油纸伞状透明发光的小蘑菇被称为“鬼菌”,又名荧光蕈。这是一种极其稀有的真菌,看上去甚至像是现代工艺品。它们会在黑暗中发出一种幽绿色的微弱光芒,人们在黑夜中看到这种诡异的绿光,就把它们当做了“鬼火”,因此心生惶恐避之不及。

而旁边红色发光的这种蒲草,也叫灯草。这种蒲草的叶瓣外部长着一种银霜似的晶素,就好像是撒上了一层银粉。在黑暗中,灯草叶瓣上的晶素就会闪闪发光,仿若无数灯盏。

这些植物都极其稀少,想不到在这沙漠之下的地宫中,竟然会有这样一条长满荧光植物的溶洞。

我继续往前走,出现的植物让我越来越吃惊。

“灯笼树!”

“夜光树!”

“月亮树!”

……

我感觉自己进入到了一座荧光植物的博览馆。

灯笼树,这是一种能吸收存储磷元素的树,到了黑夜中能够释放出磷化氢自燃,远远望去,一团团淡蓝色的磷光,酷似一盏盏闪烁的小灯笼。

夜光树,又叫照明树或魔树,一到夜晚就成了火树银花,光源就在于根部,树木越大,磷光的亮度就强,一碰到空气中的氧,就能放出一种没有热度、也不能燃烧的冷光来。

月亮树,它的叶片边缘发出小半圈荧光,好似上弦月的弧影,在黑夜中犹如月上树梢。

“这些植物究竟是怎么在地底深处存活下来的?”我对这座地宫愈发感到好奇。

西周的洞壁像水波纹似的,常年累月的溶岩水把洞壁打磨成光滑的石幔,不时有一滴滴的水滴从洞顶的钟乳石尖落下,“滴答”一下打破了洞里的静谧。

“这里好像是一个原始的地下河道!”我摸了一下洞壁上的石纹,黏黏稠稠的,但十分湿润。

其实沙漠并不是缺少水分,曾经有专业地质团队做过考察,这片巨型沙漠底下有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俨然就像一片地下海洋。尤其是巴丹吉林沙漠中密布的上百个湖泊,被称为“沙漠之眼”,在如此巨大的蒸发量下却永不干涸,成了地质学中一大难解之谜。

至于地下河的来源,有人说是祁连山的冰雪融水通过断裂带和碳酸盐岩溶洞形成地下水河。

看来这个地宫就是是依托于这个原始的地下水道开凿而成,怪不得规模如此庞大。

“喵嗷~”

就在我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时,忽然毛球发出一声刺耳的尖啸,浑身毛发像炸开了一样根根竖立,如临大敌似的弓着身体。

“毛球老大,什么情况?”我条件反射地躲在一块岩石后头,小心翼翼地探头瞟了一眼。

前面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动静,但明显变得更亮了一些,而且荧光也从之前幽幽的淡绿色逐渐变成了莹白色。

我还在思考下一步,忽然感觉鼻尖微微一动,一股清淡却冷艳的芳香迎面而来。香气清冽、醇正,仿佛有一种勾人的气息。

不想错过《和舅舅做锁棺师的那些年》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