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着三天,李言跟着父亲早出晚归,在红星轧钢厂托儿所混着,完全没有机会去其他地方逛逛。本文搜:读阅读 duyuedu.com 免费阅读
这天,正逢星期天,李博文休息在家,李言终于可以白天的时候在大院和附近胡同玩耍、逛逛了。
吃完早饭,李言兴冲冲往门外走,嘴上念叨“爸,我到胡同里玩啦”。一路蹦蹦跳跳地往院大门而去,嘴上还不停地跟邻居说早上好,既要装嫩,又要保持很有礼貌的人设。唉,真难,李言心想。
李言出胡同口,一路首奔北新桥方向,去姑姑家取点东西。自家没有什么粮食种子,姑姑家应该有一些,毕竟姑父在粮店上班,在粮油方面比一般人家强。
北新桥头条胡同28号院,是个一进院,不大,住了西户人家。李言一头扎进院里,开口喊道“姑,我来看小弟了”。院里有三间正房,西首第一间门帘被挑起,一二十七八岁模样,样貌清秀,身高1米6左右女子走了出来,
“小言,你来啦,你爸呢”
“我爸在家歇着呢”
“小弟呢,我看看他,姑父和妹妹呢”
“你姑父和妹妹去东安市场买辫绳去了,弟弟在床上躺着呢,他还小,还不会走路”,李琴用颇为宠溺的目光看着侄子。毕竟嫂子早亡,二哥一个大男人家也不太能细致的照顾孩子,侄子能很好的长这么大,也有自己的部分功劳。
姑父姓戴,是李博文的战友,姑姑就是通过李博文的介绍才认识和嫁给姑父的。
李言进房间,小弟躺在床上呼呼大睡,嗯,孩子小,睡眠要充足。
“小言,来,吃糕”,姑姑伸手递过来两块云片糕,当前时代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云片糕,这种做法,京城地区少见,南方居多。
“我到外面衣服,你在这儿看看小弟,不要把他弄醒啊”。
“好的”,李言欢快的答道。
等姑姑端着一盆衣服出门,李言一头扎进厨房,厨房后半部分砌了半堵墙,里头应该是储物间,走进去一看,果然,有一袋红薯、几颗白菜、一个挺大的米缸,掀开盖在上面的木质盖子,几个半鼓的布袋印入眼帘,伸手打开,有玉米面、大米、高粱米、黄豆。
挺好,李言挑了挑,还真从米袋里挑出二十几粒没蜕壳的稻谷,高粱也挑了十几粒,伸手又抓了一把黄豆,把布袋扎好,盖上木盖,又从红薯袋子里挑了一个带芽眼的红薯。可以了,暂时不能奢求太多,李言心想。
把几样种子收到空间,李言慢悠悠地走进小弟房间,趴在床头,外人看来,会认为李言正呆呆地观察着小弟,其实李言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空间里。
空间里,李言用意念操控着种子,红薯分成八块,每块上面都带有芽眼,其他稻谷、高粱、黄豆留一半,另外半数埋进土里。
埋进土里的种子,同样分成两部分,李言用意念操控着水池里的水,浇了一半种子,另外一半不浇水,做个试验,看看一段时间后,两者有没有什么不同。
做完这些,也没花多长时间,李言又泛起念头,种这些,能保证饿不着,但没有肉可不行,长身体需要营养的,这辈子还想身高超过1米8呢,不然太矮,影响后期颜值。嗯,得尽快想办法弄到肉类。
李言感觉过了好一会儿时间了,起身走出房间。院里,李琴正在水池边卖力的搓着衣服。
“姑姑,小弟睡得香,我先回去找朋友玩了啊”,李言边往院外走边向姑姑说道。
“小言,你再玩会儿,姑父和妹妹一会儿就回来了,你在我家吃了午饭再回去吧”,李琴起身擦了擦手,要走过来拉住李言。
“不等啦,我回去玩”,李言见状,赶忙跑出院子。
刚跑到胡同口,北边传来一阵嘈杂声,李言向声响传来的方向望了望,原来是个菜市场。李言想了想,觉得应该到菜市场里边观察一下这年头都有啥卖的,好心里有个数。
菜市场大门口两边各摆了十好几个摊,蔬菜居多,间杂着一两个卖鸡和鸡蛋,那也就两三只鸡和几十个鸡蛋,应该是郊区农村的农民偶尔进城售卖的,在这菜市场门口,交个一毛钱管理费即可。私人不能长期摆摊售卖,偶尔几次无所谓,跟鸽子市一个意思。公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怎么管,这年头大家活着都不容易。
走进菜市场,嘈杂声迎面而来,很是热闹,逛了一圈,柴米油盐、白菜萝卜、鸡鸭鱼鹅、猪肉、羊肉均有,也有少许青菜,不知道这年头有没有大棚种植,不然北方这大冬天的,哪来新鲜青菜的。嗯,牛肉也没有,这年头牛是好牲口,顶几个壮劳力,人们不舍得杀。
走到菜场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