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 3 章 “劝人学医,天打雷劈”?

第二天,门诊没啥病人,老曹也暂时不下去巡诊,就开始考察李言对中医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搜索:找小说网 zxsw8.com 本文免费阅读

一整天,老曹都在考察李言对常用的各项中医著作的记忆情况。

晚上,曹所长把李言赶回宿舍睡觉去了,自个儿一个人待在办公室看书,有些自闭了。

好多知识,老曹都忘记了,李言全帮他想起来了。李言那恨不得倒背如流的样子,让老曹耿耿于怀,记忆力好,了不起啊!

老曹一个人在办公室悲伤春秋,感慨岁月无情,以前我也是帅小伙一枚,也有意气风发、口如悬河的时候!可现在……

隔天,李言开始了看病历的日常,这些病历有本卫生所之前的案例,也有老曹从县城带来的诸多案例。

李言既要熟读这些病历,同时还要分析熟知每个病例的发病病因、症状、病情发展经过。

再看前辈的诊疗过程:如何确诊、如何下药、用药后病情变化,再如何考量调整用药,首至愈后良好。整个诊疗过程是医生与疾病不断博弈的过程。

看病例上前辈用药,李言还要思索,病历方子用药考量,要反推回想前人古书上有没有记载,对应那些病症。要对应比较本地药材与经方验方用药的区别,等等太多需要思考、对比的地方。

学习医学的痛苦是一般学生无法承受的。无论中医还是西医,其体系都极为庞大复杂。如果不想做庸医,那一个医学生需要学习太多太多的东西。

以上讲述,有些空泛,具体以中医举例。一个成熟的中医需要具备以下知识:

一,中医理论基础,包含: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每个学说对应非常复杂的系统性知识。

需要熟知,这是学科之本。

二,诊断知识,包含:望、闻、问、切西诊和辩证。这是个经验活,西诊和辩证的各项基础对应知识学生要熟记,在此基础之上,在师父的指导下,进行临床实践,这个过程比较聪慧的学生需要至少5年以上的时间,才能获得一些经验,开始单独诊断看病。之后再经过至少10年的漫长积累,才能成为一个经验丰富的中医。

所以中医是门经验学科,能成名的,至少都是人到中年,越老越吃香。

三,中药知识和方剂知识。

说简单点,拿《本草纲目》举例,本草这本书里有1892种药。

医生要治病得对症下药,所以一种药的药效你得知道吧。

所以你至少要记住这1892种药,每个药的名称、来源、外观、质地、气味、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病症都要记住。

啧、啧、啧!想想这感觉都酸爽的很!

这不算完哦,下药时可不是一种药,单独一味基本治不了病,得组成方剂。

这里得说下秘方,“秘方”这词一开始就是指独门药方,后来才引申开来形容其他行当的独门技艺的。

由此可见,一个药方的组成是件很复杂的事,得按君、臣、佐、使来配伍,还要考虑剂量等等。

最后,还有养生知识和康复知识,这些就不详说了。

所有的这一切能逼疯你,据说学医的是所有学科中最容易得抑郁症的,每年医学生轻生的人不在少数。

说远了,不过上述这些对李言来讲,问题不算严重,毕竟金手指己经把他的记忆力推向了人类巅峰,就看他自己愿不愿意学罢了。

随后的日子里,李言又开始了,药材的学习。你记得归记得,但炮制药材得动手。

外地的药材,本地采药人送来的药材,无穷无尽的药材包围了李言,李言都腌入味了。

老曹对李言是惊为天人,往死里干他,努力地推着他成为中医,再成为名医,最后称宗做祖。

呵,呵!可惜他错了,李言不想做名医,他想到影视圈浪一浪。当然,通过学习,李言做一名合格的医生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三个月过去了,老曹推荐李言去省城昆明参加执医考试。李言如梦初醒,第一次如此沉浸于学习之中。医学知识很繁复,医学知识也很迷人。

医学知识考试和实操技能考试,一共考了五天,第七天拿证。加上来西天、回西天,半个月时间己过。

回到那邦镇,老曹己经调回盈江并调到其他地方做支援建设了。王红梅接任所长,一个西医,手底下三中医加个护士。

再有一个月就差不多过年了,李言写信寄给李博文,今年刚来,不回去过年了,毕竟来回一次要花半个月时间在路上,太折磨人了。

钱铃铃也写了封信回去,也不回去过年

不想错过《年代,咸鱼翻身的姿势》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