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这个人情,我们不能接!张伟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内心的波澜。“好,我知道了。谢谢你,成杰。”他表达了感谢,然后挂断了电话。放下手机,张伟脸上的表情,变得异常坚定。他立刻转身,对还在兴奋中的刘明说道:“刘明!马上给麦迪逊广场花园那边回话!” “告诉他们!我们非常感谢他们的慷慨和多兰先生的好意!”“但是!”“主场馆,我们按照原价租用!不需要任何优惠!”“这个人情,我们不能接!”……与此同时,遥远的华国。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国家队集训基地,此刻正笼罩在一片相对宁静的氛围中。刚刚结束了一系列海外拉练比赛的华国男篮,已经回到了这里,开始了奥运会前最后的备战冲刺。那一趟海外之行,从战绩上来说,堪称惨淡——面对欧美强队,热身赛一场未胜,全败收场。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连败似乎并没有给球队带来太多的阴霾。或许是早已习惯了与世界强队的差距,又或许是教练组有意地淡化了胜负,更专注于磨合阵容和演练战术。总之,傍晚时分,当白天的喧嚣训练结束后,基地里的气氛,反而显得有些轻松。结束了晚餐,球员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有的在活动室打着牌,有的在宿舍里看着电视或者玩着手机,训练的疲惫被暂时的自由活动时间所冲淡。然而,在这片看似轻松的氛围中,却有一个年轻的身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郭艾仑。这位年仅19岁,刚刚从国青队破格提拔上来的控球后卫,此刻正独自一人待在自已的宿舍里。房间不大,陈设简单,典型的运动员宿舍。他没有开灯,只是借着窗外透进来的微弱光线,仰面躺在自已那张单人床上。双眼睁着,却毫无焦距,直愣愣地盯着天花板,整个人仿佛被抽空了一般,显得有些出神。他的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地回放着过去几周在海外拉练比赛中的片段。作为球队里最年轻的新人,他得到的上场时间本就有限,每场比赛,大概也就十分钟不到,更多的是扮演一个“感受气氛”、“接受锻炼”的角色。但就是这短短的出场时间,却让他无比清晰地感受到了自已与世界顶级水平之间的巨大鸿沟。在国内青年队的赛场上,他引以为傲的速度、犀利的突破,总能轻易撕开对手的防线。可到了国际赛场,面对那些经验丰富、身体强壮的成年队后卫,他的突破屡屡受阻,身体对抗下动作变形,甚至连球都很难稳稳护住。以往轻松的上篮,现在变得异常艰难。数据更是惨不忍睹,场均得分,也就那么可怜的两三分,失误倒是不少。这种强烈的落差感,像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挫败感、无力感,以及对自已能力的深深怀疑,如同潮水般将他淹没。他知道自已还年轻,还有很多东西要学,但这种被现实狠狠敲打的滋味,实在太不好受了。宿舍外面,隐约传来队友的说笑声,更反衬出他此刻内心的沉重与迷茫。他只是躺着,一动不动,任由那些负面情绪,在安静的房间里,无声地蔓延。时间不多了。教练组已经明确,这几天的训练结束后,就要正式公布出征伦敦奥运会的最终12人大名单。对于其他一些经验丰富的老队员来说,入选或许只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对于他这个19岁、刚刚从青年队提拔上来的菜鸟而言,每一天都充满了不确定性。他躺在床上,默默地在心里盘算着。控球后卫这个位置,竞争太激烈了。刘伟,老队长,经验丰富,球队的定海神针,地位稳固,肯定会去。陈江化,速度奇快,国家队的常客,突破能力在国内也是顶尖,入选的可能性也极大。这两个名额,基本是铁打的。剩下的,很可能就只有一个名额了。而跟他竞争这最后一个名额的……郭艾仑的脑海中,浮现出另一个身影——赵麒麟。一想到赵麒麟,郭艾仑的心情就更加复杂。平心而论,就这次海外拉练的表现来看,赵麒麟打得比自已还要差。自已好歹场均还能拿个两三分,偶尔还能送出个助攻。赵麒麟呢?上场时间跟自已差不多,甚至有时候比自已还长,但数据几乎是零蛋,场均得分估计连1分都不到。按理说,这种表现,根本不应该出现在国家队的集训名单里,更别说竞争奥运会的正式名额了。但问题是……人家就是能上场,教练就是会给他机会。为什么?郭艾仑当然知道。也正是因为这一点,郭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