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谣言,总归来说,那孩子并不是王之血脉,发展到后来,更有闹事者叫嚣着把这来路不明的野种逐出王庭。
祥云殿内……
宫人们个个垂手低头侍立,大声也不敢出。
又是清脆的“哗啦——”“啪嚓——”之声,那些个贵重的瓷器一个紧着一个被碎在地面。
殿中有些当值的老人从未见圣太后这般恼怒过。
“到底是什么人在传?!”高太后两手搭在椅扶上,胸口不停地起伏。
金掌事张了张嘴,似有难言,终是开口道:“如今传的人多了,也寻不出源头,您也别太气,反把身子气坏了,这些谣言一阵风就过了。”
高太后冷哼一声:“只怕不是一阵风那么简单。”
“会不会是兀良家……”
高太后沉脸不语,一时也难决断,正在此时,殿外人来传梁妃抱着小王子前来。
高太后立马叫人把殿内的狼藉清扫干净。
江念走了进来,朝上叩拜行礼。
“快起身。”高太后说道,“把朔儿抱来我瞧瞧。”
江念起身,从秋月手里接过孩子,走到高太后跟前,笑道:“一到这个时候就吵得厉害,怎么也哄不好,偏偏到您这里一来,就笑咯咯,这是想祖母了呢。”
高氏欢喜得从江念手里抱过孩子,逗弄道:“你看这鼻子眼,跟他父王一个样儿,尤其这双眼睛,这世上再找不出这样好看的眼睛了,咱们朔儿的眼睛里也藏着小太阳,是不是?”
小家伙不管听没听懂,跟着“哦”了一声,像是回应那话一样,把高太后乐得合不拢嘴。
金掌事在一边看了,心道,太后上一刻还怒火冲天,下一刻就笑逐颜开,如今也只有小王子能做到。
这清冷的宫殿也因为有了小王子而有了鲜活气,连空气都明亮了,只要他一来,太后必是高兴的,太后一高兴,下面的人都高兴。
这一点已潜移默化地影响到祥云殿的每个人,每日晨间,他们最盼望的就是梁妃带着小王子前来。
这个时候的祥云殿是欢乐的,总能听到笑声。
“昨儿夜里,也不知道他梦到什么,一会儿皱眉囔嘴儿,一会儿又是笑,我也不敢睡,等他安静了才敢合眼。”江念说道。
高太后低头看向孩子,说道:“这么大的孩子,梦是最多的。”
说着再看江念,见她面容平静,温柔和顺之态度,身形比从前消瘦,这丫头身量高挑,是个小骨架,所以身上藏肉却不显,这会儿能看出来瘦了,可见不是瘦了一星半点。
“他跟着你睡,你如何能休息好,虽说有乳母,但夜里孩子饿了一叫唤,你不得不起身,这么下去,你哪里吃得消,也不能只顾着他,你自己也要好好调养。”
江念称是。
高太后摇了摇头,孩子是这丫头的命,她说的话,她不见得会听,估计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高太后料想得没错。
其实江念大可以夜里把孩子交给乳母照看,自己睡个安稳觉,两个月的孩子,开始会闹了,但她舍不得离眼,叫乳母在殿内的侧间休息,孩子仍同自己睡,若是夜里孩子醒来,乳母再来抱。
江念抱着孩子从祥云殿出来,坐上步辇回了西殿。
因夜里没休息好,回到殿中开始犯困,秋月叫乳母把孩子抱走,服侍江念睡下,然后把床帐掩下半边,招手叫寝殿的宫人退到门外候立。
江念闭上眼,慢慢地睡了过去,也不知睡了多久,醒来时,仍是睡昏昏的。
帐里的光线微暗,她探出手,摸向身边的榻,没有一点点温度,然后身子挨了过去,埋在他的枕间,闷声哭了出来,直到枕上被泪水打湿,凉冰一片。
……
坊间的留言并没有一阵风散去,反而愈演愈烈,抓了几个叫嚷最凶的,平息了一阵,结果春风吹又生,谣言再起,总也灭不完。
民间不安生,朝堂之上亦是暗流涌动。
午后时分,秋月手提一食盒,绕到西殿后,踏着石墩子穿过殿后的清水湖,沿着石阶上了后山。
山间草木葱郁,石阶缝隙生了簇簇绿苔,不时能听到林间野鸟鸣啾,这会儿,山下炎热,山上却很凉润。
行了一会儿,一抬头,就看见了石阶岔口的凉亭,亭前立着两个宫婢,她家主子正歪倚在栏杆处,面朝山下呆呆地望着。
秋月拭了拭额间的汗珠,一手捉裙,一手提食盒走进凉亭,打开盒盖,将果盘和凉饮摆到桌案上,说道:“小王子已经睡下了。”
江念“嗯”了一声,仍是望着山下。
秋月走上前,顺着江念的目光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