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轮胎印,看起来像是一辆小型货车留下的,也许凶手是开着这辆车来的。”陆沉详细地汇报着自己的发现,同时将拍摄的轮胎印照片递给陈昭。
随着这两起案件的曝光,社会舆论瞬间如同被投入巨石的平静湖面,炸开了锅。一部分人对 “审判者” 的行为表示理解甚至支持,他们义愤填膺地认为这些受害者罪有应得,法律在这些案件中似乎显得苍白无力,未能给予他们应有的惩罚,“审判者” 的出现仿佛是一种 “民间正义” 的觉醒,是对那些逍遥法外之人的一种 “合理” 制裁。他们在网络上发表各种言论,认为法律有时候无法触及到真正的罪恶,而 “审判者” 的行为是对正义的一种补充。然而,更多的人则对这种私刑行为感到极度恐惧,他们担心城市会因此陷入混乱无序的深渊,法治秩序将被彻底破坏,人人自危。他们担心这种行为会引发更多的效仿,导致社会陷入动荡不安的局面。这种两极分化的舆论给专案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专案组承受着来自社会舆论的质疑和争议,同时又肩负着尽快抓住凶手、阻止更多悲剧发生的沉重使命,犹如在暴风雨中艰难前行的船只,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和困难。在对两起案件进行深入分析和大量走访调查后,他们发现两名受害者都曾出现在一个名为 “真相揭露” 的匿名网络论坛上。这个论坛表面上打着讨论社会现象、揭露不良行为的旗号,吸引了众多对社会不满的人聚集。但深入调查后发现,里面充斥着各种极端言论和对特定人群的恶意曝光,仿佛是一个滋生仇恨和阴谋的温床。
陆沉和韩寒日夜奋战,如同不知疲倦的战士,运用先进的网络追踪技术,对论坛的用户数据进行全面而细致的分析。他们面对着海量的数据,如同在浩瀚的星空中寻找那几颗关键的星星。经过无数次的筛选、比对和排查,终于锁定了一个频繁活跃且言论激进的用户。这个用户在论坛上发表了大量对社会不公现象的愤怒言论,尤其是对秦浩和赵富荣这类人表现出了极度的痛恨。经过进一步的深入调查,得知此人叫林铭,曾经是一名司法系统的工作人员,因为一次工作失误被辞退。这次辞退对他的生活产生了毁灭性的打击,从此他的生活陷入了无尽的困境,经济上的窘迫和精神上的折磨让他对社会充满了深深的怨恨。
专案组迅速制定了周密的抓捕计划,犹如一张无形的大网,悄然向林铭撒去。在一个寂静的夜晚,当林铭毫无防备地在家中时,专案组如神兵天降,成功将其抓获。林铭被带到审讯室时,表情冷漠得如同一块千年寒冰,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决绝和不屑,仿佛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正义之举,不应该受到任何质疑。“林铭,你为什么要杀害秦浩和赵富荣?” 陈昭表情严肃得如同即将爆发的火山,目光紧紧盯着林铭,那眼神仿佛能穿透他的灵魂,探寻到真相。
林铭冷笑一声,那笑声中充满了愤懑和不甘,眼神中燃烧着仇恨的火焰,说道:“他们这种人,钻法律的空子,为非作歹,却得不到应有的惩罚。法律在他们面前就像一纸空文,形同虚设。法律无法审判他们,那我就来充当这个 ‘审判者’,让他们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代价,让真正的正义得以伸张。秦浩,他拿着高额的报酬,为那些罪犯脱罪,让受害者的冤屈无法伸张;赵富荣,他用不正当手段垄断市场,害得多少人倾家荡产。他们难道不该死吗?”林铭情绪激动地诉说着,双手紧握拳头。
林薇月看着林铭,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专业的洞察和温和的劝解,试图从他的表情和言语中洞察其内心世界,温和而坚定地说道:“你觉得自己是在主持正义,但你这种私刑行为本身就是对法律的公然践踏。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石,虽然可能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但一直在不断改进和完善。它是经过无数人的智慧和努力建立起来的,是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你没有权力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去决定他人的生死,你的行为只会让社会陷入混乱,让更多的人失去安全感。你所认为的正义,其实是在破坏更大的社会秩序,让更多无辜的人受到伤害。”林薇月试图从法理和情理的角度,让林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林铭却不以为然,情绪激动得如同失控的野兽,反驳道:“不断改进?我在司法系统工作的时候,亲眼看到那些坏人逍遥法外,他们用金钱和权力操纵着法律,而像我这样兢兢业业、一心为公的人,却因为一次小小的失误就被扫地出门。我失去了工作,失去了生活的希望,而他们却继续作威作福,享受着荣华富贵。我受够了这种不公平!我看到秦浩和赵富荣这样的人,心中的怒火就无法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