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沈复兴急匆匆回到蚌埠,找到张自忠向他禀报了此事。
“日寇物资不足,我部可以沿津浦线设防,层层抵抗,放开正面,诱敌深入。”
“如此天气,老嘉山的138师只要让开道路,将日寇前出的部队锁死在老嘉山与明光一带,只要阻击成功,就是一场大胜。”
沈复兴的战术说的很简单,张自忠与张客侠却有些顾虑。
特别是张客侠,他快步走向地图,只是端详许久,突然问了一个问题:“日寇北上的部队只有一个师团?”
“日寇的物资需要从国内运往申城,然后通过沪宁线运往金陵,一来一去不知多少公里,控无法支撑大规模作战。”沈复兴将缴获的大衣递了过去:“目前,日寇国内已经更新了作战军服,但大部分小鬼子还是穿着老式的棉布,凌晨在张八岭的缴获中,发现日寇连肉罐头都储备不足,皆是四处劫掠来的米面。”
张客侠与张自忠对视一眼,似乎也觉得这是战机。
“若日寇绕开津浦线,从左右两翼夹击蚌埠,又当如何?”这次提问的是张自忠。
“张将军,如果日寇有这个物资储备,正面平推,怕是我们也扛不住三个师团强攻吧?”
沈复兴很自信,目前的情况确实符合他的猜想。
这边是未经战事的两个军6个师,那边是连续打了淞沪会战与金陵保卫战的疲惫之师。
看起来,颇有一种以逸待劳的感觉。
“那骑兵第8师还动吗?”张自忠疑惑,如果按照这个计划,目标就是全歼孤军深入的敌先锋部队。
沈复兴咬牙:“动,都到了全椒,怎么着也要跑一趟金陵!”
说到这里,张客侠的眉头紧皱,他给了张自忠一个眼神,后者心领神会。
“维安啊,你一夜未睡,先去休息,等张参谋长拟定好方案,再一起商量。”
说着,他怕沈复兴坚持,竟然亲自上前送沈复兴出指挥部。
刚经历大战,又连续赶路,沈复兴也确实有些累了。
等他一走,张客侠立马反对:“歼灭鬼子一部?荒唐,且不说我们能不能做到,光是这么大的阵仗,如何瞒过对面?”
张自忠倒是没那么多想法:“这问题不大,遣谁去阻击呢?”
“荩忱,你莫要听了沈复兴的蛊惑,你没见过他在淞沪怎么打的吗?跟日寇命换命!”张客侠急了,抓过张自忠的手臂,递给他几份战报:“罗店一战,保安团500人,余者不足百人!”
“杨家行一战,虽歼敌数千,但自身与友军也折损半数。”
“浏河一役,动员人数超过3万,102师、74军、54军、33旅更是伤亡惨重,更别提在他陆渡镇伤亡数千!”
“平安镇一战,不说白长官那2个师的损失,光是镇内激战与外围接应,最后出走者不足半数。”
他越说越激动:“这些,不就是拿士兵的命,换他沈复兴的军功吗?”
但张自忠对此不为所动,只是盯着沙盘,盯着金陵,或许他还有更大的期待。
张客侠闭上眼,连续深呼吸,拿出烟让自己冷静一下:“没错,我这些话有些过了,对比那些废物,沈复兴这些战果,确实可以称得上大胜。”
“但荩忱你有没有想过,我们损兵折将,击溃了第13师团又如何,对面还有第9师团,第6师团,还有在休整的部队,到时候我们拿什么守?”
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张自忠哪里听不明白,他自顾自点起一支烟,似乎这样可以掩盖他的情绪:“我知道,我当然知道。”
“知道你还...”
张客侠扭头,却看到张自忠点着烟,迎着寒风走出指挥部。
“子超啊,从古琴台出来,我便与沈复兴多次交流,我发现他这人跟其他中央军将领不一样,很不一样。”张自忠抬起头,看着灰蒙蒙的天空,眼神竟然有些懊悔与忧郁。
“哪里不一样?”
只是话才出口,张客侠有些回过味来,自己似乎说错了话。
“当然不一样,你能写出《把最后的心跳,献给祖国》吗??你能写出《杨家行绝笔》吗??”
张客侠默然,这两篇他也是看了的,甚至当场拍案叫绝。
就算是那位,也是赞不绝口。
“这小子啊,跟我说了一句话,说他这辈子,参军不是来打什么天下的,也不是来当什么军阀的,他的人生就是两个目标,一个是杀鬼子。”张自忠转过头问道:“子超,你猜猜,他的第二个目标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