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身后又有电报传来:“戴长官电报,西侧入城敌军已经被堵住,望你部继续坚守,万勿撤退,让日寇合流。”
戴安澜的战术没有半点问题,要是让黑水贞藏拉着150毫米重炮对着避无可避的城市,到时候大家都没得走。
轰轰轰!
听着远处响起的巨大爆炸,廖肯知道,这是150毫米榴弹炮在发威。
他咬着牙:“撤出第一道防线,我们回潞城打巷战。”
“这...”朱凯仁有些吃不准,前面刚说不让撤退,你这又让撤退的,是不是不合适?
“执行命令!没有掩护,再轰几轮,人就死绝了!”
朱凯仁无奈,只能去传达命令。
此时,驻守潞城的部队已经不足1500人,黑水支队的炮兵实在太强,照这么打下去,不过明日,防线一旦被突破,这2000人怕是要所剩无几了。
唯一的办法就是撤回潞城进行巷战,有本事你绕过去直接打长治,他廖肯不信对方能攻得下来。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西门的战斗从中午持续到下午。
彭仕复的619团已经不堪再战,1500余人剩下不足500,被旅长陈绍棠强行撤了回来。
这一幕也直接震惊了新加入税警团的新兵们,他们以为自己已经够不要命了,但川军比他们更疯狂。
光是潞安西大街的那场白刃战与爆破战,整条街道都被染成了红色。
旁边的排水沟流淌的全是鲜血!
日寇被迫从西城门撤退,留下数百具尸体与7辆燃烧的战车。
在东城门,被击溃的5团3营士兵重新集结,在营长江午樵的率领下重新集结,依托老顶山的炮兵阵地展开反击,将日寇赶了出去。
至此,两翼夹击的日寇纷纷撤退,长治暂时脱离了危险。
但这一仗...让戴安澜感觉很丢人。
作为黄埔三期学生,他自认资格已经很老,现在又掌控一万多最精锐的部队。
比之200师副师长邱清泉,实际掌控部队更多。
但刚才,一期的学长派人给他送了信,信里的内容简直让他羞愧万分。
“身为一军主帅,敌情不明,战场布临,作战呆板。”
“人数优势,装备优势都没有发挥出来,只知道一味前出拒敌,意义何在,战略目的是什么,战术目的是什么?”
戴安澜看完信,整个人都不好了。
他也反应了过来,自己的问题在哪里。
到底是要守长治,还是要歼敌。
要守长治,就要加固外围与侧翼防线,而不是一个地方摆一支部队,仗着武器与兵员优势与对方血拼。
要歼敌,就要根据地势,利用好友军的作战风格与自己的机动性,打围歼战...
啪——!
戴安澜狠狠给了自己一下:“我是愧对沈总团长,也无颜面对学长啊。”
这时候,6团1营营长岳中林上前报告:“城内之敌已经肃清,川军312旅李克源已经进城,请指示。”
李家钰这时候也来到指挥部:“戴支队长,我侄子已经亲率援军到了,你放手去干吧,长治有我川军在,放心吧!”
戴安澜点了点头:“岳中林,你率一营与城东的3营北上,接应廖团长撤退,这个晚上,我要给小鬼子一些惊喜!”
“是!”
1营长岳中林敬礼,转身离开。
戴安澜继续下令:“电告廖肯,让他入夜前撤退,把潞城让给小鬼子。”
“是!”
说完,戴安澜转向李家钰:“李军长,可否借500刀斧手?”
“哈哈哈哈!好说!好说!”李家钰笑得很开心,这说明,川军在刚在的战斗中,已经赢得了尊重。
虽然,那是用生命莽出来的尊重。
下午5时
沈复兴接到了?戴安澜的【请罪折子】,他递给老王:“我是不是有些太信任他了?”
老王与李希烈一个劲点头!
“一日战损上千,川军战损更是超过1500人,这小3000的损失,还不知道歼敌多少。”沈复兴有些不可置信,他甚至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用错了人。
轻重武器没问题,虽然重炮不足,但有,就可以威慑敌军。
那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为什么日寇绕过潞城,1营与3营没有任何准备?税警5团的训练与战术是不是出了问题?”沈复兴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