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淡去,取而代之的就是酷暑的高温,远处山头那一处处石块堆砌的堡垒在烈阳下格外刺眼,仿佛一颗颗镶嵌在山头的钻石。
从半山腰到山顶,这样的堡垒竟然延绵不绝,入眼仿佛进入了南非的弗里德堡陨石坑,遍地的钻石黄金。
只是光秃秃的山头,让这些堡垒很容易变成打击的对象。
李家钰两腿一夹,纵马而上。
入眼更加壮观,两道巍峨石门赫然入目!
小小的滏口山道,竟然被铸起了两道石门关隘,关隘宽35米,城墙进深5米,城墙延展如巨龙嵌入两侧山脊。
石门洞宽5米,高11米,关下修筑有容纳一个连休憩的营地。
在主阵地前,这样的关隘每隔500就有一座,正好覆盖一公里的前出阵地。
换防的白团长曾得意地说:“第一道关隘矮一些,就8米高,土质疏松,小鬼子占了关隘,定然舍不得撤退,正好慢慢虐杀。”
对此李家钰深以为然,可看着这连成一片,延绵不断地庞大工事,他竟然还是心有不安。
但就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回黎城之前,他再三叮嘱:“那几处榴弹炮阵地,务必加强守备,黎城、东阳关即日起宵禁,黎城关闭东门,只准军队通行,但有闯关者,一概当做汉奸处理!”
李青廷无奈点头:“军长,你放心,我晓得~”
“你晓得个锤子,人这是将身家性命交于我李家钰了,要是丢了关,还有什么脸面回川?到时候,我跟你一起死在这里!”
说完,李家钰打马回了黎城,将178师也调动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第二日拂晓
日寇兵临东阳关,经过半日血战,攻克第一道关隘,止于第二道关隘。
同日,灵石县厦门古堡再次爆发巷战,双方激战一日,日寇留下300余具尸体主动退却。
税警4团前进不足10里,因车队密集,遭遇道路塌陷,超过两辆坦克陷入地面,整个队伍停了下来。
第三日
第50联队再次派遣三个中队递次进攻,九四式75毫米山炮炸得第二道关隘的士兵根本抬不起头。
若不是关键时刻115毫米榴弹炮发威,恐怕第二道关隘就要被拿下了。
也是在同一日,灵石县厦门古堡被围。
日寇利用夜间快速穿插,直接截断了厦门古堡与灵石县的连接,双方现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而税警4团的近战依旧缓慢,为了快速通过,中间那辆t-27坦克被抛下山崖。
坦克长亲自动手,一边哭一边咒骂老天不公!
第四日
围攻太原的部队每日抵近,晋中外围的的村落已经换了“大王旗”,不少冒死前来的记者获得了亲自采访沈复兴的资格。
沈复兴在记者镜头前遥指太原城郭:“我对这次作战的结果很有信心,但对这次作战的战果并不看好,从祁县到现在,日寇一路撤退,我很担心最后只是收获一座空城。”
沈复兴站在汾河边上的孙家寨村,身后隐约间可以看到一座高耸的城池。
很明显,他们已经打到了太原的外围,兵围太原的证据更多了!
参与采访的记者们笔走龙蛇:【沈复兴:太原不日可下,日寇北逃在即,恐收获空城】
身旁的李希烈连连点头,这些记者果然了得,到时候可以挖几个进税警宣传部。
只要这张照片配上这新闻标题,一旦报纸送到金陵、申城、北平等城市,怕是真的要引发一场地震。
但梅津美治郎怕是要坐不住了!
不过,意外与计划哪个先来?
必然是意外!
正在黎城安排物资运转的李家钰收到了噩耗:东阳关被围!
日寇一个大队千余人轻装简行,只带了7天的干粮便敢翻过太行山,沿着北线人迹罕至的山间小路从涉县绕开滏口关隘,直插东阳关身后。
东阳关西部,一支运输给养的队伍被瞬间击溃,104师被彻底包围!
东阳关,危在旦夕!
同日,日寇在夏门古堡投入两个大队,占领后山制高点,山炮、掷弹筒等重武器加入战斗,第3营的损失直线上升。
而孙立人的第四团进展依旧缓慢,他望着崎岖的山路,一拳重重砸在身下的炮塔上,百里山路四天竟只走了不足20里。
如果不能及时赶到,恐怕计划就要落空!
与此同时,梅津美治郎亲自书写【太原作战计划方案】提交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