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05章 浙江发生台风,八万人被溺死。

弯了腰,屋顶的瓦片如落叶般飞散,天女散花一般。

木质房屋像积木一样被揉碎,海水灌进街道,裹挟着断木、石块和来不及呼救的百姓,翻滚着吞噬一切。

一个七八岁的稚童紧紧抱住一根浮木,在浊流中沉浮。他看见父亲的尸体从身旁漂过,看见老榕树连根拔起。

“爹!”稚童发生一声,凄厉的悲鸣。心情十分的沉重。

在大自然的天灾面前,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不管你是平头老百姓,还是有钱有势的士绅,江南盐商。

六座县城,因为台风和海啸,发生了严重内涝。大量的百姓和士绅商贾的尸体,漂浮在水面上。

一日之后,台风调转方向,南下朝着福建沿海而去。

两日之后,内涝逐渐退去。

侥幸活下来的人,强忍着悲痛,开始自发的清理尸体。

嘉兴知府马洪奎,因为躲到了知府衙门的屋檐,侥幸逃过一劫。

但是,马洪奎的两个儿子,却被活生生的淹死。

“呜呜,神风来袭。这是上天,对于陛下杀戮太多的警示。”

马洪奎是万历三十一年进士,就读于东林书院。是地地道道的东林党人。

他第一时间写了一封奏折,发往北京城。

奏折里面,大概的意思是,上天不满崇祯皇帝,杀戮太多,降下惩罚。希望陛下朱由检,能够下一封罪己诏,以谢天下,敬畏神灵。

说白了,就是东林党人在甩锅,推卸责任。

......

正在江苏,苏州的孙传庭。第一时间就得到了这个消息。

孙传庭刚刚从苏州望族申氏,拿到了5000匹战马。果断分兵五千,让京营游击将军刘宗敏,带领这五千骑着战马的步兵,先行返回北京城。

“不好了,孙帅。”

“浙江嘉兴.绍兴.山阴.会稽等县城,遭遇神风侵袭,死伤无数。”太仆寺卿王家祯,慌慌张张的跑进军营,来到中军大帐。

孙传庭表情严肃,看着王家祯:“太仆寺卿。死了多少百姓?有没有具体的人数?”

太仆寺卿王家祯,犹豫一会,不确定的语气:“本官估计...死伤百姓不会少于五万人。”

孙传庭回过神来,倒吸一口凉气:“应天巡抚,已经被本帅杀了。我必须要马上,上奏朝廷。”

“让陛下和户部,拨赈灾粮。”

孙传庭说完这番话,走到案桌前面。拿起一只斗笔,沾了沾墨水。左手打开一张奏折,用楷书写下第一个字。

[陛下万岁,臣孙传庭有十万火急之事。浙江嘉兴.绍兴.山阴.会稽等县城,遭遇神风侵袭,百姓死伤五万余人。有爆发瘟疫的风险,还请陛下速速作出决断。臣孙传庭,叩首百拜。]

“你们拿着这一封奏折,五个人,十匹马。”

孙传庭把这份奏折,交给自己的五名亲兵:“拿上七天的炊饼和水袋。八百里加急,返回京城。”

“回到京城之后,把这份奏折交给魏忠贤。魏公公。”

亲兵队长郑重其事:“孙帅,您保重。”

.....

与此同时,话分两头。

山西,太原镇。

山西总督府,一位太监穿着太监服,右手高高举起,拿着明黄色圣旨。身后还跟着,四名锦衣卫校尉。

“圣旨到,山西总督张宗衡,接旨。”前来传达圣旨的司礼监太监,名叫魏良。是魏忠贤的干儿子,特意改姓魏。

山西总督张宗衡回过神来,挥退了自己的侄子张蛟,低声耳语一番“你去后院,把奥巴带到后宅。”

张蛟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转身离开前院,穿过抄手游廊。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山西总督张宗衡,从山西太原.大同.代州等地,调拨五万石栗米。在七日之内运往张家口。”司礼监太监魏良,郑重其事打开圣旨,大声宣读。

山西总督张宗衡,连忙双膝跪倒在地,伏地叩首大声回答:“臣,张宗衡,接旨!”

司礼监太监魏良,特意叮嘱道:“张总督。陛下交代,不要磨蹭。以最快的速度,调拨五万栗米,运送到张家口。”

缓缓站起身,张宗衡接过圣旨。把这个死太监,安排在太原驿馆。

当天傍晚,金乌西坠。

张宗衡回到后宅,和奥巴相见。

奥巴,何许人也?前文曾经说过,蒙古科尔沁部落首领。

“张大人。我们科尔沁部,是非常有诚意。”

奥巴特意换上一件汉服长袍,坐在六角凉亭内,拿起白玉茶盏:“自从新任,

不想错过《我!崇祯,带着港口穿越大明》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