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19章 命令宋应星,仿制60毫米迫击炮。

募新兵。

每一位新兵的军饷,洪承畴定在每个月4钱。每天能吃两顿饭。

陕西连年大旱,赤地千里。很多百姓都活不下去。

陕西卫,额定兵员56000人。

但是实际情况,大量的卫所兵逃走。!w.6¨1+p`.¢c.o′m¨实际兵员只有17500人。

洪承畴亲自前往军营,每个营都实地走访。把老弱全部剔除,还剩下12250人。

半个月的时间,陕西卫招募新兵9000人。

......

北京城,紫禁城,后宫,西苑演武场。

朱由检手里拿着,两门60毫米迫击炮。以及五枚炮弹。

特意召见了徐光启,还有他的徒弟孙元化,以及宋应星。

宋应星,是朱由检前几日晚上,在随身港口突然想到一本书《天工开物》。

他就是天工开物的作者,而且还是明末生人。

朱由检回到大明,第一时间就传旨,让司礼监征辟宋应星。进入北京,作为工部员外郎(五品官员)。

“臣,宋应星!觐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宋应星非常感激,要知道他28岁中举人,连续五次进京会试均告失败。

万万没想到,皇帝居然会下旨,征辟他。

“宋爱卿,不必多礼。你是人才,不可多得的格物家。”朱由检缓缓开口,一针见血。

格物是指通过实践、观察和研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来认识和理解世界。

格物是封建王朝哲学家朱熹的理论,他认为人们应该通过实践去验证和探索事物,以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智慧。

徐光启听到陛下这番夸赞,有些疑惑,将信将疑看着宋应星。

宋应星有些腼腆,谦虚的笑了笑:“陛下,赞誉了。臣,愧不敢当。”

“三位爱卿,你们都是大明的格物家。朕的肱股之臣。”

“今天召集你们来西苑,主要是来仿制,这两门迫击炮。”

朱由检转过身,伸手指向自己组装好的60迫击炮。

“这迫击炮,是朕发明出来。射程可以达到2公里。重量是红夷大炮的二十分之一。”朱由检语不惊人死不休。

“你们可以调用,工部和兵仗局的工匠,坐匠户。”

“要钱,朕给钱。要人,朕给人。”

“但是有一点,你们不能把零件,以及图纸,带出西苑。”朱由检特意要求。

他主要是担心,徐光启仿制60迫击炮,成功之后。把技术无条件,传给西方传教士。

徐光启目瞪口呆,倒吸一口凉气。走过去认认真真,伸手触摸60迫击炮,声音颤抖:“陛下,真乃神人也。”

他倒是没有怀疑。

毕竟,大明的皇帝都喜欢搞副业。

嘉靖皇帝,几十年不上场,喜欢修仙。

天启皇帝,喜欢做木匠,自己打造木床.椅子,木制机关。

“徐光启,孙元化,宋应星。你们可以慢慢研究,仿制。”

“也可以拆开一门迫击炮,拆下零件。”

“朕会让锦衣卫和东厂,来到西苑盯着。”

“每天进出西苑,必须要搜身。”朱由检缓缓开口,丑话说在前头。

“迫击炮的零件,图纸,都不能带出去。”

“朕已经给兵仗局,司礼监.工部,打好了招呼。”

“朕不催促你们,只要在两年的时间内,仿制出60迫击炮。”朱由检表情严肃,竖起两根手指。

“只要试射成功,每个人赏赐白银2000两,皇室细盐20两。”

他认为,古人的智慧很聪明。

因为,造纸术和火药,都是种花家古代人发明.创造。

眼前的三个人,都是大明这个时期,最聪明的三个科学家和发明家。

徐光启.孙元化.宋应星对视一眼,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触。

“臣,徐光启。宵衣旰食,愿意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臣,孙元化。愿意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臣,宋应星。愿意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三个人郑重其事,朝着朱由检双膝跪地在地,伏地叩首。

宋应星迟疑一会,缓缓站起身,双手作揖:“陛下。臣觉得,这个迫击炮。有些类似虎蹲炮。”

孙元化恍然大悟,深深看着60迫击炮:“宋大人,说的没错。虎蹲炮,由抗倭名将改进并且在大明,推广使用。”

“炮神短而粗,虎蹲炮的炮尾,设有尾钮,可以固定在地面。但是虎蹲炮,可调节射

不想错过《我!崇祯,带着港口穿越大明》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