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59章 秦良玉举荐,民族英雄阎应元。

英国公张维贤毕竟是大明,顶级勋贵。*w.a,n_z\h?e,n¢g?s¨h-u/k′u\.!c′o?m~

历经三个朝代,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

也就是万历皇帝,泰昌皇帝.天启皇帝。

张维贤亲自扶持朱由检,登上了皇位。还亲身经历了明末三大案。

他算是活跃在大明朝廷之上,一个不倒翁。

朱由检身穿丝绸龙袍,放下左脚。正襟危坐道:“成祖永乐皇帝,曾经说过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

这就是大明的国策——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对了,朕差点忘了。袁阁老从辽东,发来一份密折。”

“长城关隘的喜峰口,只有区区的老弱残兵四百六十余人。”朱由检回过神来,坐在龙椅上视线环顾下面的公卿大臣。

“辽东兵力不足,袁阁老希望朝廷能够派兵,前往喜峰口换防驻守。”

“衮衮诸公,诸位爱卿。你们有没有举荐?或者谁愿意自告奋勇,带兵去喜峰口?”

朱由检话音刚落,下面的公卿大臣面面相觑,开始议论纷纷。

“万岁爷,老奴举荐一人。南直隶应天府江宁县人,叫做张名振,字侯服。”

“年轻时候游历京师,刚直豪爽,颇有谋略。”说话的人,不是文官,也不是武将。居然是曹化涥!

朱由检十分的诧异,看着曹化涥:“大伴。这个张名振,现在何处?”

曹化涥身穿大红色斗牛服,右手拿着一个浮尘,双膝轰然跪地:“启禀万岁爷,张名振现在就在老奴的府上,好吃好喝招待着。”

“老奴觉得,张名振是一个人才。想要举荐给万岁爷,为万岁爷您分忧。”

“有心了,大伴。待会退朝之后,你带着张名振来见朕。”朱由检微微点头,好言安抚道。

等等,这个名字有些熟悉。

宋有岳鹏举刺字抗金,明有张名振刺字抗清。张名振原台州石浦游击,清兵南下后起兵抗清,曾联合郑成功三上长江,于金山遥祭明孝陵。-2^8-看`书`网. ^追\最·新¢章\节!

朱由检想不到,还有这么一个意外收获。

不管这个人带兵打仗,有没有真才实学?最起码,大义不亏。

张名振,能在原主上吊自杀。大明半壁江山被建奴夺走,没有苟且偷生,投降了满清。而是选择起兵抗清。

彰显出强烈的民族气节。

这个时候,秦良玉身穿一品大学生官袍,头戴乌纱帽向前一步,举起手里的芴扳:“陛下。老臣举荐一人。”

“此人是北直隶通州人,现在在白杆兵军中,担任游击将军。”

“由此人率领,三千白杆兵。足以前往喜峰口换防驻守。”

朱由检顿时心生好奇:“秦阁老,不知道是何人?让你对他赞不绝口。”

秦良玉表情严肃,郑重的神情:“阎应元,字皕亨。这个阎应元,是在崇祯元年七月十五,主动加入白杆兵。”

“臣,亲自去考察。发现此人颇懂兵法,武艺不错,父母双亲死于蒙古鞑靼之手。”

“臣,觉得阎应元是一个可塑之才。便提拔他为白杆兵,游击将军领兵1000人。”

朱由检坐在龙椅上,听到这个名字。顿时肃然起敬。

阎应元任江阴典史期间,率十万义民,面对二十四万清军铁骑,两百余门重炮,困守孤城八十一天,使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七万五千人,史称江阴八十一日。

城破之日,十万义民没有一个人投降,幸存者仅老幼五十三口。

阎应元被俘后坚决不向建奴贝勒下跪,被刺穿胫骨,鲜血流淌而出,最终英勇就义。

后世称他民族英雄!

朱由检觉得,阎应元实至名归。担当得起民族英雄的美誉。

他在前世,曾经去过江阴旅游。了解到民族英雄的事迹,还特意去了阎应元的雕像面前,插上了一炷香。

朱由检眼眶微微泛红,深呼吸:“好!秦爱卿,朕相信你的人品,相信你的眼光。”

“司礼监传旨!”朱由检将目光对准魏忠贤。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阎应元公忠体国.武艺不俗,实乃良将也。!s¨a!n¨y¢e\w\u-./o/r·g-敕封阎应元兵部职方司员外郎(从五品),率领羽林左卫5600人,羽林右卫5600人。前往喜峰口换防驻守。”

不想错过《我!崇祯,带着港口穿越大明》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