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她浑不在意的态度,宋景和很意外。
片刻后,他才开口:“给我少拿几个。三弟师兄弟多,难得拿东西去,少了不够分,难免产生龃龉。”
“好!”余心莲动作利索地从宋二郎的纸包里,夹了三只到宋三郎的纸包里。
下午歇了晌,宋二郎和宋三郎就走了。
娘说了,这次带的干粮少,二号就得去县学送东西。
所以,余心莲白天一干完活儿,就抓紧时间打磨、绑布条。
紧赶慢赶,她才在出发前把三双筷子都做完。
县学虽然离得不远,但余心莲提着食篮和包裹,累得出了一身汗。
门童七八岁的模样,用红绳扎了两个小揪揪,说起话来老气横秋,很是可爱:“姑娘莫急,稍待片刻。”
“哎!麻烦了!”
等了盏茶工夫,宋景和才从县学里出来:“你怎么来了?”
“娘让我来的。”余心莲把东西递给宋景和。
细细的胳膊,被重物勒出了几道红痕。
白嫩的小脸,也被太阳烤得发红。
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打湿,黏在脑门上。
“这一路没出什么岔子吧?”
“嗯,县学有名着呢!稍一打听,人家就跟我说怎么走了。”余心莲怀里还装着筷子,着急挣钱,不想和他继续闲磕牙。
宋景和却从腰间解下钱袋,倒出十文钱:“来的路上,可曾见到一棵大榕树?”
“嗯,见到了,怎么了?”
“去那儿等着,中午搭牛车回村。”想了想,宋景和又倒出十文钱来,“大榕树旁边有家面摊,摊主是个老大娘,用料干净实在,味道也不错。你吃碗面再回。”
“你抄书挣的?”余心莲拿着铜板,试探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