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见天色,沈涟漪吃了一惊,之后急忙看身旁太玄道长。
却见太玄道长从进书阁便一首在角落打坐,一动不动,好似一尊雕像。
沈涟漪不敢打扰道长,便悄悄放下书,来到窗口。
窗外,圆月当空,世间一片银色。
这时太玄道长睁开眼,“王妃,可看完经书了?”
沈涟漪抬眼看了满书柜的书,无奈地笑了一下,“这么多经书,如何一口气都看完?就算是看完,又如何参透?”
沈涟漪的“参透”并不是悟道的意思,而是找到她想要的线索。
太玄道长虽是凌霄真人的徒弟,却也是年过半百。
与凌霄真人一样,其身材消瘦、仙风道骨,面容没有一丝皱纹、眼神悠远,只是头发胡须并非全白,而是花白。
太玄道长淡笑道,“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沈涟漪一愣,“欲速则不达?是不是,一味图快,反而达不到目的的意思?”
太玄道长点头,起身走到一个书柜,从中拿出一本书,翻到其中一页,“王妃,请看这个。”
沈涟漪急忙去看,却见上面白纸黑字写着:“君子谋时而动,顺势而为。”
顺势而为!?
这西个字并不陌生,之前在空间锦囊里曾经看过。
也正是因为空间锦囊,她才耐着性子慢慢一路走来,给人治病、发现真气等等。
是啊,今天……她确实急了一些。
她不应该硬逼着凌王去试什么相印石,她来太虚观本来的目的便是找神话看。
此时此刻,沈涟漪深深后悔,她垂着眸,盯着书上“谋时而动,顺势而为”八个字,脑海中冲入白日里的一幕幕——她太急了!急于找到这个世界用科学无法解释的神奇现象,然而这个世界除了她的穿越、空间和真气外,好像一切都很正常,最大的BUG是她、唯一的BUG也是她。
她想找到另一个BUG,从那个BUG顺藤摸瓜,得到回现代的办法。
沈涟漪抬起头,“道长,涟漪受教了!”这一句话,说得心服口服。
太玄道长目光慈悲,欣慰地点了点头,“迷途知返,尚可以免。”
沈涟漪细细品味太玄道长的话,“道长,您的意思是,我现在所经历的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成功之处也好、失败之处也罢,只要及时止损、得到经验,便也算是收获,是吗?”
太玄道长脸上多了惊叹,“不愧是师父期待己久之人,果然有慧根灵气。”
沈涟漪一愣,“期待己久?”
“是啊,师父夜观星象,己经预测到这些日子会有一位异人前来,只是推算不出具体时间,也推算不出那人的身份,只能静静等待。”太玄道长一顿,“王妃对相印石一事,还耿耿于怀吧?”
沈涟漪面色一僵,眼神尴尬,“逃不出道长法眼……是的,我现在内疚无比,不知用什么颜面面对凌霄真人。欲速则不达果然真理,如果我‘顺势而为’,到了太虚观便本本分分的看书,也不会弄坏真人的相印石。”
“关于相印石,王妃大可放心,”太玄道长道,“师父强调了许多回,万物各有其命,而且师父也预料到相印石会有所改变,这也是它的命运。”
虽然凌霄真人和太玄道长一再安慰,但沈涟漪的内疚却未减少半分。
沈涟漪起身,对着太玄道长深深鞠躬,“道长,今日来太虚观,小女子大有收获,不仅是对自己所求之事的收获,更是对人生的收获。谢谢真人、谢谢您,也谢谢相印石。我会永远记住相印石,用它来时刻警惕自己不可焦躁,顺势而为。”
太玄道长目露赞赏,也对沈涟漪行了一个抱拳礼。
“王妃还要继续看书吗?”
沈涟漪道,“今天就看到这吧,多谢道长陪我看了整整一下午的书,耽误了道长修行。”
太玄道长道,“王妃言重了,能帮助王妃顿悟,也算是贫道的修行之一。”
沈涟漪叹了口气,“从前听说王爷经常来太虚观听真人说经,原本不明白经有什么可听,但现在却大彻大悟,以后若有机会,我也会跟着王爷一同来听经。”
“太虚观随时欢迎王妃大驾,”太玄道长道,“王妃中午便未用膳,请去用一些斋食吧。”
沈涟漪面色一红,“抱歉,连累道长也未用午膳。”
“贫道辟谷多年,十日才用一次斋,王妃不用挂怀。”
就这样,两人出了书阁。
……
夜晚的太虚观,别有一番景致。
路灯虽不多,零零星星,但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