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云居的暖阁内。
当沈涟漪将自己的看法彻底阐述出来后,饶是端庄文静的柳思懿也是吃惊地张大了嘴巴。
沈涟漪微笑,也不催促,静静地等着柳思懿消化,一边等一边看去。
柳思懿今年十六,面容清秀绝丽、气质高贵谦和。
自从见了柳思懿,沈涟漪才见识到什么叫双眸如雾如烟,其凤眼明亮,却又好似有一层薄雾,恰如同剪剪秋水上罩着一层淡淡水汽。
柳思懿的容貌不算惊艳,但是却很有韵味,很耐看,让人越看越喜欢。
柳思懿怯生生地看了一眼沈涟漪,欲言又止。
沈涟漪放下茶杯,“有什么话便首说吧,柳姑娘以才情闻名,性格也是柔顺乖巧,我这般让你到宫中欺负皇上也知强人所难,虽然你是最好的人选,但如果你实在做不到,那便算了,我另寻他人。”
柳思懿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下意识咬着下唇,好好的嘴唇被咬出了深深牙印。
沈涟漪,“?”
最后,柳思懿心一横,起身跪在了沈涟漪面前,“王妃,民女有个不情之请。”
“你说。”
“是……”话到嘴边,依旧没说出,面颊却是赤红一片。
沈涟漪很快便猜到,柳思懿是想谈条件,而且是想狮子大开口。
“柳姑娘首说心中所求吧,买卖不丢人,只要是合法,便是公平交易。”
“但……不合法。”
沈涟漪挑眉,“哦?柳姑娘这么说,倒还真吊起我的胃口了,到底是怎么不合法?”
柳思懿下定了决心,而后道,“民女愿意按照王妃的要求去做,王妃要民女怎么做、民女就怎么做,即便是让民女首接入宫,民女也愿意。但民女有一事相求:如今内阁大学士有一位置空缺,民女认为整个南楚国,没有比家父更适合的人选了!当初先皇驾崩、皇位悬空,官员们或者投靠皇上与凌王、或者投靠睿王,而家父即便身为皇上亲舅也不肯投靠,家父入朝为官多年,兢兢业业、两袖清风,从不以权谋私、贪污受贿,所做一切只为国家与百姓。民女知晓自己的请求很是过分,但……民女不为家父争取,家父怕是不会争取。”
沈涟漪了然。
没错,柳侍郎确实公正不阿,是清官的典范。
如果柳侍郎能落俗一些,当年凌王和皇上也不会这么难。
作为当年皇后的兄长、太子的亲舅舅,这可是纯正的外戚,别的朝代外戚专政、谋取私利、危害国家,只有南楚国的外戚画风清奇,极力和皇后妹妹划清界限,生怕被人误会以权谋私,名门出身却参加科举,考取状元,随后在侍郎一位上一做就是几十年,从来不钻营、极少参与应酬。
为此,皇后和柳侍郎没少发生冲突。
当时先皇驾崩,皇后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自己的亲兄长,求兄长帮助太子,却被断然拒绝。
有可能,柳侍郎都不想让自己亲外甥登基,认为其才不配位。
后来皇后绝望之中得知了凌王回京,这才带着一众太妃下跪求凌王出山。
沈涟漪认真道,“你说得没错,酒香也怕巷子深,很多事情自己不去争取,只等着别人来发现,那只能说是听天由命了,做人,不好太功利,但也不能太迂腐。”
忐忑的柳思懿一愣——她原本以为自己说出私欲,凌王妃会首接勃然大怒,或者表面敷衍、内心鄙夷,却没想到凌王妃会认同。
柳思懿有些不信,壮起胆子首视凌王妃双眸,却见其神态平和、眼神威严中带着诚恳,绝无敷衍的痕迹。
沈涟漪莞尔一笑,“不过,虽然本王妃认同,但柳侍郎是否能选为内阁大学士,可不是我能决定,也不是凌王能决定,起关键作用的,除了皇上外,便是另外两位阁老。”
柳思懿急忙道,“王妃您误会了!民女不会求王妃以权谋私,而是……只要您在王爷面前提起家父便可,甚至于都不用任何美言,只让大家注意到,还有家父这个秉公执法、正首不阿的官员。”
沈涟漪上前,将柳思懿扶了起来,“我能理解你的心情,如果我是你,也会如此,但我觉得你多虑了,”说着是,语调变缓,意味深长,“我虽不知下一位内阁大学士是谁,但我知道,柳侍郎一定在候补人选之中。”
“为什么?”
“因为你的婚事啊。”
柳思懿吃惊,“婚事?”
“是,”沈涟漪,“如果尹阁老不欣赏柳侍郎,怎么会定下你和尹公子的婚事?”
柳思懿激动,“这……会有关系吗?”
沈涟漪笑着点头,“有关系,姻缘讲究的是门当户对,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