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往事回首时
杨玉娟对陆文辉那是一点都不客气。\s.h′u?q·u?n′d_n¢s..^c,o·m-
陆文辉悻悻的放下筷子,带着陆逸去卫生间洗手。
董梦晴尝了一口菜,顿时,眼前一亮赞不绝口。
这不是恭维,像她这样的什么高档酒店没去过。
她觉得杨玉娟做的菜,能跟那些五星级酒店的主厨相提并论。
就连张保山平日寡言少语的家伙,都称赞了几口。
“别叫什么教授,在家里叫我阿姨就行。”
“嗯,那我就叫你杨阿姨。”董梦晴惊叹一声,毫不吝啬夸赞之情:“杨阿姨你是怎么学的啊,太厉害了,我以前就想学做菜,但做的菜一点都不好吃。”
只能说在做菜方面,确实是需要天赋的。
董梦晴很聪明,学什么都很快,但是做菜上面就有点差强人意。
倒不是不能吃,实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拿来充饥,也是可以的。
“你要是想学我可以教你。我这手艺,还是当年知情下乡的时候,跟当时村里的一位厨师学的。”杨玉娟听着夸赞,顿时喜笑颜开,开始讲述起来:“后来我才知道,他家祖上是在皇宫里给皇帝做饭的,听他说还给乾隆爷做过吃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真的假的啊?”
董梦晴瞪大了眼睛。+l!u′o·q!i-u/y!d!.*c^o+m+
“真的假的就不知道了,反正这故事我已经听了不下百遍了。每次家里来客人的时候,都会问起,我妈都会跟他们讲这个故事。”陆阳在旁边插了一嘴。
“贫嘴,吃还堵不住你这张嘴了。”
杨玉娟笑着夹了一只鸭腿放进陆阳碗里,又给陆逸还有董梦晴也夹了一只。
“我觉得应该是真的。”张保山用筷子指着眼前一道菜,“这道菜,我曾经在一本古籍上看到过,叫白玉凤鸾。”
“这是当时清廷内务府御膳房特有的一道菜,是专门在皇宫设宴时才会制作的。我家里的古籍完整的记录了这份白玉凤鸾的菜谱,家里的厨师也照着做了几次。虽然杨教授做的手法有些不同,但应该是同一道菜。”
众人听了之后也是一阵惊奇,陆阳打趣的说道:“这岂不是说,我们现在吃的跟当年皇上吃的是同样的?”
“御膳房的菜,材料方面都是精挑细选的。”张保山点了点头,说道:“不过,杨教授的手艺味道方面应该差不了多少。”
“那妈妈岂不是跟御厨一样厉害了。”陆逸人小鬼大,也是尽力夸赞道。
“我觉得杨阿姨比御厨还要厉害!”
董梦晴和陆逸一唱一和的,夸的杨玉娟笑开花了。
“好了好了,我这水平哪能跟宫廷的御厨相比。??咸|鱼§看1{书%&网? ¥%无?=#错-`内±&容°”
“不过,当年我跟着学做菜的那位老师傅,他的手艺只能说我学的只有不到一半吧。”
“敢问杨教授,那位老先生他?”张保山问道。
“哎,十几年前就走了。”杨玉娟回想了一下,不禁感叹起来:“我听村里的乡亲说,老爷子也是个苦命人。当初他们一家是逃难来到这里的,或许正如你所说的,他们确实是清廷的御厨。”
“后来扶桑人来了,有一天,一伙扶桑兵过来,抓走了他的儿子去给士兵做饭。他老婆想阻止那些士兵带走自己儿子,结果被打死了。”
“从那之后,老爷子就不怎么说话。当时我们去下乡知情的时候,老爷子给村里做饭,我们几个机灵的女同志被安排去帮忙。一来二去的,老爷子把我当做女儿,把他的手艺交给了我。”
“可惜我这人还是有点笨,没有完全学会,哪怕后来回了城里,逢年过节也会回去探望他。”
杨玉娟每说一句,脸上的笑容就少一分,显然是往事袭上心头惆怅了。
这件事,陆阳也知道,小的时候也跟着母亲去过几次村里。
不过,那个路太难走了,当时村子没有通公路,只能靠步行。
十几里的山路,当时,陆阳走的脚底都起血泡了。
“老爷子的儿子呢?”董梦晴问道。
“不知道,被扶桑人带走后,就再也没有回来了。”
“好了好了,当着孩子的面说这些干什么。”陆文辉不由得说道。
“小逸又不是没听过这些事,你有什么意见吗?”
陆文辉声音立刻小了下来,“我就是跟你说说,还有客人在这呢。”
“没事的,陆教授,我挺喜欢听杨阿姨说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