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龙鳞
藏传佛像的造像,素以严谨著称。{·优?品#小?o&说)`网%] a+无#??错.?<内#}\容§$
藏传佛像的工艺师都要严格遵循 “三经一疏”的制作要求,也就是《佛说造像量度经》、《造像量度经》、《画相》和《佛说造像量度经疏》,这几本书描述了所有佛教主尊的人物比例,包括头部比例、五官比例、站立像身材比例等。
简而言之,这几本书就是藏传佛像的范本。
而汉传佛像在唐代之前,和藏传佛像一样都是以度量经为范本,但是随着时间发展,汉传佛像融入中原地区结合了民间传说。
从内容到形式逐渐走向民俗化,在表现内容上更加多元和实用。
比如,大众所最为熟知的送子观音、大肚弥勒等,都是通过结合中原地区的民间神话所诞生的。
所以,综合这些,可以判断这座佛像是唐朝早期或以前的,受到非常浓厚的藏传佛教风格所影响。
“另外,我仔细看了下,这尊佛像我没有印象。你们仔细看看,这佛像底座有没有佛像的尊称之类的?”
陆阳他们检查了一下佛像的底座,还真的在底座下面找到一段文字,只是这段文字他们看不懂。
“是梵文,我看看。”
透过摄像头看到底座上的文字,杨玉娟让陆阳把摄像头靠近一些。′s·a~n,s+a^n_y+q/.-c*o*m+
“无上士大日誉龙王巴思八?他就是巴思八?”
佛像的名讳很长,但最后的名称却让杨玉娟有些惊讶。
巴思八,不就是黑玉之国的创建者嘛……
这佛像居然是巴思八?
这岂不是说,那佛经上所记载的都是真实的吗?
“大发现,这可是大发现啊!”她神色兴奋,不停地说道:“这或许本世纪关于藏传佛经的最大发现,一个隐藏于世间的古国,这绝对是大发现。”
杨玉娟显得有些激动。
“玉娟,冷静冷静,等找到黑玉之国的所在地,你再激动。”陆文辉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小阳,对准佛像让我们仔细看看。”
“好的,爸!”
陆阳按照陆文辉和杨玉娟的要求,将摄像头对准佛像的各个部位,让他们仔细观察。
“等等,小阳,把摄像头对准佛像的肩膀,靠近点。这是什么?”
杨玉娟让陆阳把摄像头对准佛像肩部的位置,可以看到那里有一片像是鱼鳞一样的痕迹。
“看起来像是鱼鳞?保山,灯光往这边照一下,好像真的是鱼鳞。$,天>禧-=&小?说#¨/网±′ ?更1e新^最1全)±”
陆阳可以清楚的看到,佛像的肩膀有一片类似鱼鳞的痕迹。
“鱼鳞?奇怪,佛像上面怎么会有鱼鳞?”
“这不是鱼鳞,这个样式应该是龙鳞。”
陆文辉辨认了一下鳞片的雕刻手法,认为这不是鱼鳞,而是龙鳞,但这样还是很奇怪。
“唐代早期的造像,都是很严谨的,不可能随随便便在佛像身上雕刻龙鳞。而且雕刻的龙鳞,只有这么一小部分,这就更奇怪了。”
这个位置是在手臂的臂膀之上,而且只有那么巴掌大小的一块地方。
可要是雕刻龙鳞上去,起码雕个半身或者显眼一点,雕这么一点是什么意思。
“会不会是,不小心雕错了?”董梦晴想了想,皱眉说道。
陆阳摇了摇头,回了句:“能够雕出如此栩栩如生的雕像,想必是一位技艺精湛的工匠,这样的工匠不大可能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而且你们看,这龙鳞的纹饰明显是经过多层工序打磨精雕过。虽然我对造像不太懂,但这种雕刻工序,都是先把一层雕刻好然后逐步深入进行完善。这看起来,像是故意雕刻的这么小。保山,你觉得是怎么回事……保山?”
陆阳问了保山一句,发现他没回答,而是盯着那片龙鳞发呆。
直到陆阳又问了一句,他才回过神来。
“抱歉,我刚才想事情想的入神了。我在想,既然这佛像雕刻的是那位黑玉之国的国王巴思八,给一位国王造像犯这种低级错误在那个年代是要被杀头的。”
“所以我认为,会不会那位国王身上本身就有这一小块巴掌大小的鳞片呢?”
张保山这个说法,听起来很有意思。
“这不大可能吧?一个人身上怎么可能长出龙鳞。”董梦晴直言道。
“不对,保山说的有道理。或许是我们想多了,这不是鳞片,而是某种皮肤病。我记得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