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二百二十六章 此地旧闻

董,随随便便都是几万十几万的价格。

如果运气好,几十万都有可能。

如此庞大的利益驱动下,很多人明知道盗墓违法,也会铤而走险。

“我们云县人,都认为棺山怎么说呢?邪乎着!不是没有人打过棺山的主意,比如几十年前,大概是小鬼子还没有来之前,这里被一个军阀给占据了。”赖昌荣翻阅着记忆,认真地说着,“当时,一些外地躲战乱的人,来到了云县,这些外地人不像咱们本地人,听说棺山那里埋了许多有钱人,又加上许多人饿的吃不上饭,就有一小撮人就跑到棺山上打算挖点黄货。”

根据故事,这其中就有一位木匠,是从外地逃难过来的,本来一家三口婆娘和刚出生不久的儿子都活活饿死。

此人跟着逃难的人群来到了云县,一帮人饥肠辘辘,好几天没吃过一点吃的。

听人说棺山的事情后,这些人便决定去棺山弄点值钱的。

当时陆家虽然还在,但逃难的人实在太多了,陆家根本抓不过来。

而且这些逃难的人,为了活下去什么都干得出来,也是怕逼急了引火烧身,陆家最后也索性不管这些。

现代人恐怕很难理解,饥饿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可在当年,战乱饥荒天灾人祸不断。

为了找吃的,逃难的人把一路上能找到的食物都挖了个遍。

哪怕是树根,也被人争抢一空。

现在的人经常说饿了吃土,但在以前,灾民是真的在吃土。

比如说一种白色黏土名叫观音土,灾荒的时候就有灾民吃这种观音土充饥。

但这种观音土危害很大,吃多了会在肠内凝结,最后导致人死亡。

可即便如此,依然有人吃这种观音土充饥。

甚至有的时候,有灾民连观音土都吃不到。

说回那位木匠,跟着十几个人一路跑到棺山,几公里的路程,途中又饿死了好几个人。

好不容易跌跌撞撞的来到棺山,可是这些人哪里懂的盗墓啊,又不是专门干这行的,对风水什么压根不懂,只能逢土就挖。

也不知道他们是运气好,还是运气差,前一天恰逢暴雨,棺山又爆发了泥石流。

他们在被泥石流冲出来的地方,发现了一口精美的棺材。

那位木匠看到那口棺材,一脸惊喜,说这是上好的梨花木。

那年头能用得起这种梨花木做棺材的人,一定是大户人家,就估计里面有不少黄货。

于是,面对如此大的诱惑之下,众人合力将棺木从坭坑里推了出来。

不想错过《寻龙手札》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