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宿在黄材驿站。
黄材有沩水直达湘江,石安之打算将毛驴寄在驿站,改走水路去往长沙。
黄材这个地方,虽然名不见经传,但其实非同凡响。
湖湘理学,受影响至深者,是张栻张南轩。
张栻是宋朝名相,紫岩先生张浚之子,张氏父子的埋骨之地,就是黄材。
张氏父子是四川绵竹人,却双双长眠于潇湘之地,也是儒林的一段佳话。
但李步蟾知道的,其实还是另一桩事。
四百多年后,一个农夫去山上种红薯,不曾想被他一锄头挖出来一件国宝,那就是赫赫有名的四羊方尊。
后来,又在此发掘出炭河里古城,这是少有的商周城址。
在黄材的这一夜,不知是什么缘故,李步蟾睡得不甚安稳,居然还做了一梦。
他梦见江上行舟,风急浪高,自己居然还在梦里赋诗,直到凌晨醒来,那诗还印在脑海里。
“无赖东风试怒号,
共乘一叶傲惊涛。
不知两岸人皆愕,
但觉中流笑语高。”
这诗说不上打油,但委实没多少可取之处,李步蟾自己都觉得不怎么样,顶多就是个语句通顺。
诗的第一句就搬运了老杜的“八月秋高风怒号”,又全然没有老杜的笔力,连个搬运工都做得不专业。
李步蟾简单洗漱一番,就与石安之踏着晨曦,赶往黄材码头,上了一艘由沩水至长沙的客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