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而来,个个摩拳擦掌,一副舍我其谁的架势。
石安之也是想起李步蟾来,这孺子学问未成,若是让他作一篇文章,那自然是不成的,但若只是一副对联,以他的急智,倒是可以一试。
此时城外郊野之中,儒衫云集,有沉思者,有吟哦者,有徐行者,有蹙眉者,有披襟者,有摇扇者,不一而足。
忽然,一个弱冠之年的士子,在手心敲了敲湘妃扇,曼声吟道,“拟黄鹤之于江夏,减潇湘大半楼台,留斯足矣。”
他的声音不小,身处旷野,周遭皆闻。
石安之有些意外地瞟了一眼,这上联不落窠臼,有些意思。
“咦?好联,读来齿颊留香!”
“不错,不愧是“小放翁”,果然敏捷!”
此人结伴而行,同伴有七八人,不是长沙府学士子,就是岳麓书院同舍,七嘴八舌之间,却见那小放翁手上的折扇越敲越急,任同伴如何催促,那下联却迟迟出不来,脸色越来越红,不似小放翁,倒像是小关羽。
那边的纷扰丝毫没有影响到李步蟾,他负着双手,跟个小大人似的,沿着城墙走了几步,闭着眼睛思量了一阵,突然眼睛一睁,驻足不动了。
石安之走了过来,“有了?”
看了看城外零零散散的书生,怕是不下四五十人,李步蟾不由得豪气陡生,“有了!”
石安之就喜欢看这童子头铁的模样,哈哈一笑,拉着李步蟾大声道,“走,领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