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47章 嗣统

有人兴奋,有人惊悚,有人愤怒,各人的脸色都没有表情,各自的眼神却是将内心投射了出来。

“张秉用,你只是观政进士,并未授官,有何资格侧立朝会?更有何资格在朝会上胡言乱语?”

礼部尚书毛澄并未出列,森然喝道,“锦衣卫何在?监察御史何在?”

大明的早朝,在洪武时期,太祖之制为"五品以上日朝",永乐迁都之后,早朝规模扩大,并增设午朝,但早朝的多是四品以上的京官。

四品以下早朝者,要么是科道官,要么是翰林院与詹事府的官员,要么是入京述职的封疆大吏与朝觐官员。

但不管怎么说,观政进士都没有早朝资格的,其人尚未授官,只在“观政”学习阶段,如何能参与朝议?

张璁淡淡一笑,亮了一下腰间的牙牌,“大宗伯稍安勿躁,我既然能够来到此间,必然是礼法所允。”

毛澄不曾转头,目光却是朝不远处的金台一转,心里一沉,这位新君又要出招了。

张璁这个观政进士能够通过锦衣卫的校验,参与朝会,只能是天子特许了。

毛澄双眼黯然一闭,这都一年了,怎么就不肯消停呢?

去年清明时节,正德驾崩。

由于正德没有子嗣,也没有亲兄弟,天家宗室虽多,但举目四顾,血脉最近的当属兴王一脉。

兴王朱祐杬,是成化帝之四子,弘治帝异母弟,弘治七年九月就藩湖广安陆州,正德十四年六月薨,赐谥“献”,故称为“兴献王”。

朱厚熜是兴献王世子,正德的堂弟,血缘最近。

张太后与杨廷和商议之后,就选了十四岁的朱厚熜为新君。

接到诏书之后,朱厚熜赴京北上。

但刚到良乡,这位新君便与正德旧臣针尖对麦芒,着实较量了一场,让这群旧臣见识了这位少年天子的厉害。

正德旧臣的想法是“继嗣”,让朱厚熜过继给弘治帝,以皇太子的礼仪入京即位。

朱厚熜绝然不干,他的想法是“继统”,他要按照继承正德皇统的仪式,由皇城正门的大明门入京即位。

一番较量下来,新君掀桌子摔罐子,你们若是非要让我换爹“继嗣”,那我就回安陆当我的闲散亲王,金銮殿的龙椅,你们另请高明。

正德旧臣傻眼了,原以为挑了个汤圆,不曾想挑的是个铁胆,但事已至此,只能认栽。

毕竟,换皇帝是件严肃的事儿,不是勾栏之中换姑娘。

不想错过《大明第一相》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