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51章 嫁衣

“大兄,你怎么骗人?”

刚到门口,刘同书不知从哪里钻出来,头发凌乱,上头歪歪斜斜地插着两根青草,脸上更糟,几只慌乱的蚂蚁到处奔命,寻找生路。_小_说·C!M¢S? ¢首?发?

刘同书双手胡涂乱抹,见到刘敦书,口里愤愤地埋怨。

见老弟这般模样,刘敦书一愣,折扇“啪”地敲在手背上,疼得他一咧嘴,“我骗你啥了?”

“你不是说这“王”字能吓退蛇虫么?结果呢,连个蚂蚁都镇不住?”

在刘同书的追杀之下,蚂蚁溃不成军,只剩下一只爬到了颈后,眼看着要钻进衣襟,却被李步蟾一伸手,抓起来丢到地上,乘风破浪的蚂蚁打了一个翻身,落荒而逃。

原来,刘敦书在出门前,用雄黄酒在刘同书额头上写了一个“王”字,刘同书有些不乐意,刘敦书便骗他说这个雄黄酒的“王”字,能百毒不侵,蛇虫辟易。

刘敦书是随口一说,没想到这倒霉孩子真跑到草丛里面去“示威”,结果被蚂蚁爬了满脸。

李步蟾忍住笑,一本正经地道,“好险好险,同书,大兄说的话,你只去试了一半……”

“也是哦!”

刘同书想了想,满脸后怕,大声说道,“我得亏没去试那劳什子百毒不侵!”

“噗哧!”蒋桂枝早就想笑了,这下彻底憋不住了,捂着嘴笑了出来。?2`8_l\u`._n`e′t¢

几人嘻嘻哈哈地进了院子,刘同书被使唤着去灶房烧火,蒋桂枝去帮着包粽子,李步蟾则是到堂屋坐着,与刘诗正拉话,刘敦书在一旁陪着。

他们说的,主要是李步蟾搬去县城的事儿。

这件事情,李步蟾想了有些时候了,原本想着端午后就走了,却又被一纸文书打乱了步骤。

前几天,县衙来人告知,李步蟾为了保全祖坟,远赴府城申诉之事,已经上达天听,朝廷赐建牌坊一座,以为旌表。

过来的路上,已经看到村口堆积了物料,有木匠和石匠在料理了,看样子,也就是这个月的事情。

刘诗正少见的尖刻,“那些物料,莫不是就是用来盖万佛楼的?”

“我瞧着也是眼熟,”李步蟾笑呵呵地道,“不只是物料眼熟,那些工匠也眼熟。”

他接着一本正经地说道,“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和尚会做嫁衣,真是阿弥陀佛了。”

三人捧腹大笑,刘敦书挠了挠头,有些担心地问道,“小蟾,去了县城,你以何为业呢?”

刘诗正也是有些不放心,“是啊,你人小鬼大,还有石教谕照看着,我倒是不担心你的安危,就是担心这个,总不能坐吃山空吧?”

“嗨,世叔,大兄,你们可别小瞧了我,我可是个多面手。′5_4¢看/书¨ ,免.费+阅·读*”

李步蟾伸出手,屈起手指,“我可以去钓鱼,可以去摆棋,还可以去摆摊当个笔政先生,可干的营生多了!”

“笔政先生?”

刘氏父子齐齐点头,这个确实还是条路子,多少是份收入。

所谓笔政先生,就是代写书信和诉状的读书人,有活可以赚钱,没活可以读书,目前看来还行。

说话间,陶氏让刘同书过来,刘诗正收住话头,“不说了,吃粽子去,记得有事说话!”

***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朗朗的读书声,从阁楼传出来。

在刘家一起过了端午节之后,忽忽一个月过去,李步蟾就专心在家读书。

现在的他,已经把家里的书都读完了,开始读从石安之那里借的书,并且开始学着作文。

按照石安之的指点,李步蟾一上来并没有学八股,而是从唐宋八大家入手学习古文。

这篇是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是最早的一篇驳论文,全文只有四句话,八十八个字,文极短而气极长,被称为“千秋绝调”。

“小蟾,世叔来了!”

读了一阵书,李步蟾自觉有所收益,对于他这样患了秘书职业病的人来说,学这样的文章,是最合适的。

听得下面蒋桂枝叫唤,李步蟾将头伸出窗户,与刘诗正打个招呼,将书籍合上收好,走下阁楼。

牌坊在五月份便已建好,县衙给的消息,巡按御史会在六月初过来旌表,算算时间,便是今日。

据说巡按是从

不想错过《大明第一相》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