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声承情。
吴房牙摸出一本磨破了边,瞧着可以入古董行估价的册子,“李小郎既是典房,所需房屋,正房几间厢房几间,地理方位,年头户型,可有一定?”
“这倒是没有。”
“嗯……那小郎是几人居住?”
李步蟾看了这房牙一眼,似乎没有别的意思,“四五个人吧!”
吴房牙点点头,“那要四五间屋,瞧小郎是个读书人,当然还要有书房,最好还要有个庭院……”
都不用李步蟾说话,吴房牙就将他的居所规划了一个大概齐,一边琢磨,一边翻动着手中的房册。
吴房牙两鬓飞霜,岁数不轻,似乎还有点老花,举着册子手伸得老远,还时不时将手指搁嘴里,蘸点口水,再翻看册子。
“有了,有两处房,都合乎小郎所需。”
终于,吴房牙将房册一合,说道,“一处是在崇文坊,距离文庙不远,典房十年,作价七两。一处则是在城南盛业坊,典房十年,作价六两。”
李步蟾道,“这两处自然各有优劣,还请细说。”
“那是当然,”吴房牙笑道,“崇文坊的院子稍小一些,旧一些,但有口水井,盛业坊的院子位置差了不少,却是开了一间门市。”
李步蟾还是不得要领,起身道,“先去看看再说吧。”
“好的好的!”吴房牙连连应声,满脸堆笑,脚下却是纹丝不动。
李步蟾看了他一眼,哈哈一笑,从怀里掏出一粒小小的碎银,抛了两下,吴房牙嘿然一笑,这才拾掇了一下,带人出门。
吴房牙生意清淡,店中没有聘人,出门就要关上店门。
他正扛着门板上门,一个快手走了过来,“咦,二兄,你这是要出门?”
眼睛一转,他又见着了一旁的李步蟾,又是一愣,“李步……李小郎……衙内怎么来了,小人给你请安!”
一句话下来,此人的脸色三变,腰跟着弯了下去,眼中隐藏着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