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春生看着伙计离开的背影,大笑一声。
“太好了。”随后跟儿子说:“小言,快去告诉你奶奶,西天后福顺楼要二十斤黄豆芽,让她赶紧将黄豆给泡上。”
“好。”
沐莜言扔下小扫帚就兴奋地跑回去了。
赵春花几人没想到天刚晴就有好消息传来了。
赶紧泡了三斤半黄豆。
上次三斤黄豆生了差不多十八斤豆芽,泡这些就差不多够了。
连续几天的大太阳,西天后路上的雪化的差不多了,黄豆芽也生好了,沐秋生就将黄豆芽送去了福顺楼
并约定好西天后再送二十斤的豆芽。
临近年关,再加上天气初晴大家都想去外面透透气,福顺楼的生意非常好。
豆芽很受欢迎。
镇子上也是热闹异常。
赵春花将今天卖豆芽挣的六十九文钱给沐莜莜送了过去。
沐莜莜收下铜板,正琢磨着要怎么准备过年的东西,突然想起来她己经很久没吃过火锅了。
刚好过年的时候大家可以围坐在一起吃。
在此之前,她还需要准备好鸳鸯锅。
祁淮安回到屋子看她拿着她自制的炭笔画着什么,好奇地走过去。
类似于锅的一个东西,但是中间却有一个隔板。
“这是什么?”
沐莜莜被突然出声的人吓了一跳,差点在图纸上划一道。
她气呼呼地转过头,满脸控诉不满,“你突然出声吓死我了。”
人吓人吓死人。
祁淮安伸手将她鬓角的碎发挽到耳后,瞬间捏了捏她滑嫩的脸颊,轻声道歉,“对不起,吓到你了。”
“那我就原谅你了。”沐莜莜大方原谅他。
祁淮安嘴角溢出一丝轻笑,继续问道:“你还没告诉我你画的是什么东西?”
“这是锅,鸳鸯锅。”沐莜莜解释。
鸳鸯锅?她自己起的名字?
还挺形象的。
他追问道:“你要这样的锅做什么?”
中间被隔开了,炒菜都不能炒。
“吃火锅……”看着他疑惑的眼神,她话语一转,解释道,“上次我去县城看到了锅子,就想出了这个锅。锅子是在中间烧火只有一种吃法,我的这个鸳鸯锅可以做两种汤底,一种不辣的,一种麻辣的。”
这里是有锅子的,不过汤底都是鸡汤骨汤之类的。
镇子上没有,只有县城里有。
祁淮安也去吃过。
他倒没想到鸳鸯锅是用来这样吃的。
他眼角眉梢染上笑意,看着她说:“你做出来的火锅肯定比锅子要好吃。”
沐莜莜轻哼一声,“现在别急着拍马屁,等我做出来你尝过了再说。”
虽然她有自信很好吃,但他这话有故意捧着她的嫌疑。
祁淮安摸了摸她的头笑着说:“好,那我到时候再夸。”
画好图纸,第二天沐莜莜就和祁淮安去了一趟镇子上。
老板告诉沐莜莜她的两口锅要七天才能做好。
幸好年前能做好,沐莜莜高高兴兴交了定金。
两人又去福顺楼托李掌柜帮忙留三十条鱼。
上次做的鱼丸己经吃的差不多了,家里人都很喜欢吃,沐莜莜准备再做一些。
两人又去肉铺买了三十斤猪腿肉,二十斤猪里脊。
祁淮安竹篓里面背着猪肉,看着一旁裹得严实地人问:“莜莜,还有没有什么要买的?”
“去买些豆油和盐。”
镇子上人多,祁淮安护着沐莜莜穿梭在人群里。
沐莜莜首接一口气买了六十斤豆油。
其他买东西的人听到两人要买这么多油,好奇地打量着他们。
可惜两人都裹得严实,看不清长什么样子。从气质来看,两人应该长的不差。
下午,祁家所有人就又忙起来了。
先是炸猪肉丸。
一下午,将三十斤猪腿肉全都做成了炸猪肉丸。
“小文小谦,来吃炸猪肉丸了。”
沐莜莜刚喊完,在祁淮谦屋子里的几人就噔噔噔跑过来。
虽然他们人在房间里读书,可心早就跑到灶房了。
他们一人三个,吃的频频点头。
“好吃好吃,真好吃。”
“好好吃啊!”
“比鱼丸还要好吃。”
鱼丸是水里煮的,炸猪肉丸是油里炸的,确实油里现炸出来的要好吃。
沐莜莜给自己喂了一个,又给一旁的祁淮安喂了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