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22章 把握机会

到十万斤,虽然不是工匠们的生产上限,却是运输岩矿石队伍的极限。

十万斤盐,意味着需要十倍于此的矿石,这点,李恪差点忘记了。

尽管目前净利润达到十万两,但等商贸大会展开后,拍出代理权,所需的盐远远不够。

需要对制盐工艺改进。

“老马,立刻安排数百人赶赴海滨,用桶装海水回来。

老马懵逼,完全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做。

“王爷,莫非您打算尝试以海水提炼食盐?”洪天询问。

李恪挑眉:“不行?”

洪天眉头紧锁,沉声道:“王爷,我曾在海滨游历,亲眼所见当地百姓以海水煮盐,所得之盐质地粗糙,味道苦涩,甚至有害健康。我国古籍也无海水制盐的记载。”

老马在一旁插话,带着丝戏谑:“那是你没见识过王爷将平凡转为非凡的能力。

那卤矿石原本不可食用,王爷却能炼制成细腻的食盐!”

李恪懒得废话,拿笔在纸上挥舞,写下制作海盐的方法。

笔走龙蛇,流畅自如,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

海水制盐虽然耗时,但其高产量确实显著,并能大幅节省人力。

在封闭的工坊中,工匠们可以解脱出来,转而从事其他工作,这是好事。

同时,大唐皇宫。

李二处理完一天的事务,神情显得十分疲惫。

长孙皇后不知何时出现,手里拿着莲子羹。

“陛下,我煮了莲子羹。”

李二深深叹了口气,边喝羹边享受着皇后的按摩。

突然,他似乎想起了什么,放下了手中的勺子。

在堆积如山的文件中,开始寻找某样东西。

最后,眼睛一亮,拿起一份奏折,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奏折是安州太守命人八百里加急送来的,说是关于李恪的事。

“呵,凉城那个地方很难混,朕看看你这逆子,是否已经快要坚持不住了。”

不想错过《大唐:逆子,朕认错了把电交出来》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