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39章 李承乾觉得艰辛

第39章 李承乾觉得艰辛

若想维持家门荣光,只有确保李承乾继位。

他身上流淌着长孙家的血液,自然会多加庇护长孙家族。

长孙皇后笑,看着跪在地上的李承乾。

“儿子,快起来,地上太凉。”

周围的宫人很识趣,看到母子俩有私密话谈,纷纷退出。

很快,寝宫里只剩他们二人。

李承乾的贴身太监则在门外守候。

李承乾站起身,揉了揉脸,然后告诉长孙皇后他从弘义宫的宫人那里听来的李渊的话。

长孙皇后听后,沉默了一会儿,叹了口气。

“你皇祖父年纪大了,平时在宫里也走不远,他说了什么就随他去吧。你最近监理国事,感觉怎么样?”

李承乾叹了口气:“如履薄冰!”

旋即他又带着几分失落感慨:“今天才知道治理国家的艰辛,觉得此生难以望父皇项背。”

长孙皇后闻言,轻轻点了几下李承乾的额头,语气中满是关切与柔情。

“你父皇在你这个年纪,已随你祖父在太原揭竿而起,南征北战,安定四海。

继位之后,治理国家,文德武功均为世所称道。

你尚且年幼,未经风雨,自然难以比拟。

如今,你父皇对你的期望,不过是保住江山社稷。”

李承乾心中不快,忍不住提到李恪。

“但看李恪,颇有父皇当年的英姿,此次父皇兴师动众,不正是因他而起。”

不经意间,李承乾脸上流露出几分羡慕与嫉妒。

长孙皇后察觉到儿子复杂的心绪,皱眉。

“李恪非比寻常,绝无可能登基为帝。他身上流淌着前朝血脉,若他登基,恐会引起功臣们的不安。再者,他之前已与陛下决裂,现又涉嫌叛乱。”

李承乾点头,母子俩又聊起其他杂事。

长孙皇后告诫李承乾,要关心自己的兄弟,防止再出现类似李恪的情况。

李承乾离开后,长孙皇后的笑容渐渐消失。

实际上,长孙皇后并没对李承乾说出真心话。

李恪本有机会成为皇帝。

因为,李二经常挂在嘴边两个字,类己!

指的就是李恪。

作为前隋皇族后裔,尽管面临诸多阻碍,但只要李二有意,加上李恪的能力,这些阻碍都不值一提。

如果不是因为李恪没有给李二留面子,他们父子两人的关系不会那么紧张。

想到这些,长孙皇后更加忧虑。

哥哥,你这么早就涉足太子的事情,是不是太冒险了?

陛下正当盛年,只要承乾能恪守本分,太子之位,根本无人能撼。

如今李恪手中骤然多出精锐,表明他胸怀大志,早有自立想法。

如果不是离开京城,如龙游深海,他或许不会将凉城的事情公之于众,只会在暗中稍作手脚。

但是如今,李二已生疑窦,李恪在外也成气候,若二人真的和解,恐怕李承乾的地位岌岌可危。

尤其是近日,长孙皇后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总感觉寿命无多。

一旦她撒手人寰,她与李二之间的感情也将逐渐淡漠。

皇帝向来铁石心肠,一旦情感淡漠,倘若李承乾再行为不端,就无人能为他提供庇护。

看今天李承乾的姿态,他似乎对危险浑然不觉……

长孙皇后叹了口气,只盼李二能打败李恪,凯旋而归。

如果李恪能在战乱中丧命,更是求之不得。

如此,李承乾的太子之位便可稳固。

李二其他子嗣中,年长的没有一人能与李承乾相提并论,这也是长孙皇后有意为之。

即便是对次子李泰,她也是偏重文学教育,没有将其向政治方向培养。

然而,谁又能料到,竟会出现李恪这样的变数?

事已至此,长孙皇后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自己的愿望能够如愿以偿,就如同当年李二发动玄武门之变时那样顺利。

在李二前往凉城时,李恪正在兵工厂,和负责人鲁大班一同拆解。

由于这架诸葛连弩已经老旧,并且原本就损坏,因此处理时必须小心谨慎,防止造成二次破坏,那样损失就大了。

连弩的核心机密藏在内部,两人花了一个时辰研究连弩,最终成功修复了核心部分。

李恪还制作了几个不同的版本,为未来的测试做准备。

鲁大班:“世上竟有人构思出如此巧妙的东西,实在遗憾没能见面,否则定能成为知己。”

不想错过《大唐:逆子,朕认错了把电交出来》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