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谁敢嚼舌根?
打又打不过,投降又不收,左右都是个死,干脆还是逃命去吧,说不定还能捡回一条命!
连刚刚赶到的盖渊,对此也是回天乏术,只能在后方默默收拾些残兵败将,灰溜溜逃走。
这一场痛快淋漓的追击战,足足持续几个时辰。
唐军在这过程中,马都换了好几匹!
直到天色渐暗,才终于收兵,凯旋而归!
这场战役,就是一场惊天逆转,直接将营州的困局给破了!
接下来的收复营州,堪称小菜一碟,手到擒来。
当战送到李恪手中时,他忍不住大喝一声。
“好!”
李绩在战报里写得清清楚楚,这场大战,功劳最大的,是云图一部!
这消息传开,大唐内部瞬间人心安定。
李恪已经用行动证明,大唐不是离了李二就玩不转。
他李恪在朝,干得不比李二差上半分!
这样一来,天天怀念李二的人,是越来越少了。
李恪继位,简直就是众望所归,水到渠成的事。
至于李绩在后面还附带了那么一句,问关于吐谷浑的事,李恪陷入沉思。
现在去进攻吐谷浑,不是明智之举,时机还未到!
别看前方已经把吐谷浑打得屁滚尿流,但人家军中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再加上现在大唐内部有点捉襟见肘,前后调动太多兵马,粮食根本跟不上。
李恪也想趁热打铁,一举平定,然而河北道的问题很棘手。
当年,大唐铁骑横扫东突厥,无数突厥降兵被安置在那,致使胡人数量激增。
李二也不派人教化,让那边突厥降兵依旧操着口突厥语,穿着突厥衣,成了当地的不定时炸弹。
这与李恪在曼族推行的汉化大计,简直是天壤之别。
正因如此,河北道动荡不安,此次吐谷浑大军来袭,才能如此迅速取胜,其中不乏部分突厥人反戈一击。
但话说回来,大部分突厥人还是老老实实为大唐放牧。
若是不加甄别,一刀切下,恐怕真会让他们心生异志,离心离德。
此刻,李恪对陈柏等人的到来简直是望眼欲穿。
若是他们在这,随便派出一人前往河北道整顿,凭借在曼族的丰富经验,还不是手到擒来?
只可惜,他们在大唐并无为官经历,李恪也不好直接提拔他们到高位。
这便是继承大唐的无奈,远不如自己亲手打下的江山来得自在!
杨淑妃一行人,已经在前往京城的途中。
陈柏和王子虎将留在曼族,担任当地的军政领导者,继续执行李恪遗留下的政策。
至于其他人,将会分批安排返回大唐。
这种做法,是为了确保曼族的稳定。
即使他们渴望返回中原,也不可能一次性全部离开,否则蛮族很可能会发生叛乱。
依赖数量减少的汉人,完全寄希望于正在汉化的曼族人,是不切实际的。
乔佳儿询问:“洪叔,陛下已经控制了整个大唐了么?是不是下一步就要称帝了?”
洪天点头,“是的。”
杨淑妃的眸子里闪烁着无尽的惊喜。
她本以为此生再无望重返中原,哪知世事难料,短短半年,李恪竟堂堂正正回归大唐,更将荣登九五之尊!
到那时,即便她百年归老,也无愧于父老乡亲。
哼,李家虽篡夺我杨家江山,可到头来,还不是我儿坐上了大唐的龙椅?
毕竟,他体内流淌着一半杨家的血脉!
反观秦菲儿,心中却似被千斤重石压着。
她虽想回家,但隐约察觉到秦家恐怕凶多吉少。
毕竟,秦家和长孙家走的很近。
这让她忧心忡忡,重返京城后,该如何为父亲求情呢?
“洪叔,你可知陛下会如何发落我父亲?”秦菲儿试探性问道。
洪天面露难色,这事他哪敢胡说八道,只得含糊其辞。
“这……实在难以揣测,恐怕也不是李二一人能定夺。”
可不是嘛,如今京城城里,最想报仇的,绝不是李恪,而是李二!
毕竟,李恪接的是李二的班,表面功夫自然要做足。
但要是李二不肯放过长孙一派,李恪也绝不会手下留情!
众人一路急行,返回京城。
李恪得到消息后,喜形于色,亲自到城外带领百官迎接。
看杨淑妃从车上走下下,李恪激动大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