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56章 祝贺宴

第156章 祝贺宴

现在宴会一搞,更多女孩子把心思放到了参加宴会的才子们身上。

这次科举录取的人不少,而且年轻术科的考生也不老,都是些年轻人。

要是能和他们看对了眼,没准就能成就一段佳话。

所以,曲江池这一带变得特别热闹,平时人就多,现在更是人山人海。

宴会那天,众人早早占好了位置,等着看新科进士的风采。

风月圣地怡红院当然也不甘落后。

消息一出,她们就开始排练节目了,想着在这样的热闹日子出名。

艺伎不仅排演老戏老曲,还盯上了科举里的才子们。

特别是那些有诗才的。

她们想通过新人的才华来吸引眼球。

本来是想找这次高考状元郭安的,但郭荣对诗赋这块不太擅长,被追得急了,就只能说自己不会作诗。

然后趁着别人愣神的功夫,躲到了魏征家里,死也不愿意再出去。

反而是那些排名不如郭安的,在怡红院还挺受欢迎的。

不少人主动倒贴,就为了求一首新词。

这些士子和伶人们整天在街上乱逛,把京城搞得热热闹闹。

京城这么热闹,可深居宫中的李恪却感觉不到。

虽然乔佳儿一直念叨着想出去看看,怀念在凉城的自由日子。

但李恪毕竟有很多事要忙,实在抽不出时间。

这次的宴会跟以前不一样,是朝廷主办的,意思就是告诉大家朝廷很重视科举。

这是李恪的一种态度,虽然下面的官员不太懂他到底怎么想的,但科举考试毕竟不是什么新鲜事,这次的改动也不大,所以大家的反对声也不是很强烈。

其实现在的科举,远没有后来那么重要,对朝廷的影响不大。

这是因为在大唐,想当官的路子不只科举一条。

除了科举,还能通过别的途径,让天子看中,或者是由其他大臣引荐给天子。

反正,各种途径都有。

比如说状元郭安,他就是魏征引荐给李恪的。

而且当前,还有一点特别关键,和后来真的很不一样。

科举与当官完全是两回事。

即使科举考试通过,也并不意味着这个人一定能够成为官员。

它仅意味着获得了成为官员的资格。

至于是否能当官,还必须通过吏部的选拔。

科举在众多当官途径中并不是好出路,只是大家普遍认为这一制度相对公平而已。

然而,在唐初,贵族孩子根本不会没事去参加科举,更别提作弊了。

相比之下,直接加入禁卫军更直接。

当然,这些都是过去的事情了。

李恪这次的微小改变,未来可能会让科举变得更加受欢迎。

因为李恪解释得很明白,这次科举考试考中的,还有那些正在等待分配的,都可以跳过长长的等待期,派到各个边远地区上任。

这也算是个小福利吧。

如果不想等,就可以选择早点当官,不过去的地方可能比较偏远,条件也相对艰苦。

如果你有门路,慢慢等分配。

宴会要来了,民间也有一些小热议。

大家都希望庆祝宴能跟上巳节一起过。

李恪一开始听到这个建议还挺惊讶的,多放一次假不是挺好的么?

但后来他才知道,现在的上巳节,其实就像情人节,未婚男女都会出去踏青。

但如果要等到宴会过后,那些少女们就不太方便出来了。

这样一来,她们怎么好意思去欣赏新晋士子们的风采?

李恪明白个中原因后,哭笑不得,干脆把庆祝宴和上巳节合并了。

这一合并,民间乐开了。

到了那天,小伙子小姑娘们都穿得漂漂亮亮。

有的拉帮结派,有的跟着家长,一块儿出去玩,顺便沾沾皇家园林的福气。

姑娘们,不管是穷人家的还是富人家的,都穿着漂亮的裙衫,脸上抹了粉。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好看,但是未婚少女的青春活力,还是很足的。

她们几个一群,看到喜欢的男人,兴致来了,就唱唱歌,大胆表达自己的喜欢。

要是哪个男孩看上了哪个女孩,就紧跟在女孩后面,做些动作,来吸引注意。

这就是大唐的民风,自由、包容、开放、大胆。

这次的上巳节跟以前不太一样,最热闹的得数庆祝宴附近。

以前虽然也有庆祝宴,但都是读书人自己

不想错过《大唐:逆子,朕认错了把电交出来》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