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161章 抗旱

第161章 抗旱

房玄龄有点惊讶,没想到李恪这么急急忙忙叫大家过来,就是为了说这个。

他刚想说话,突然心里一紧。

确实,比去年暖和多了,感觉今年春天刚到,就已经穿上夏天的衣服了。

这天气……

不光房玄龄,其他人也不傻,陈柏、马周他们都明白了李恪的意思,脸色一下子变得苍白。

“陛下是在担心……”

李恪沉重地点头,叹了口气。

“朕担心接下来可能会有大旱,高温已经持续五六天了,不是什么好兆头。”

马周想到可能会出现的大规模旱灾,心里就发慌,赶紧道:“陛下,请您暂时停止征讨吐谷浑吧!”

如果真的旱灾来了,朝廷还要把粮食运到辽东,那关中地区可能就要乱套了。

跟吐谷浑比起来,关中的稳定才是关乎国家的大事。

李恪摇了摇头,拒绝马周的建议。

“别提了,粮草都运到辽东去了,要是再运回来,那损失就大了,得不偿失。吐谷浑这仗得打,还得赶紧解决!”

“如果行得通,咱们就把吐谷浑的粮食全抢过来!把他们的百姓变成奴隶,用来开运河、修直道之类的!”

马周本来还有点失落,觉得皇帝只顾自己的功业,不在乎百姓。

但听了李恪的分析,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没想到李恪这么果断,这招简直是让大唐的粮荒转移到吐谷浑头上!

不过想想吐谷浑毕竟是敌人,马周也就默认了,总比让大唐的百姓受苦要好。

李恪又转头看向少府令。

“事情紧急,朕就不多说了,少府的水车准备好了么?”

“早就准备好了,只要陛下下令,至少能在关中的主要郡县推广水车。

如果咱们不惜代价,造一些能用一年半载的水车,大概能铺满整个关中,但这需要工部工匠们的全力配合。”

李恪转头看向工部尚书。

工部尚书立马保证:“臣会尽全力协助少府!”

李恪满意点头,又看向户部尚书。

“户部必须准确计算,打压粮价需要多少资金,务必将价格降到之前水平,粮食保护价政策绝不能形同虚设。”

“若有商人囤积粮食,操纵价格,朕将派金吾卫严惩,必要的话,就地正法!”

户部尚书清楚此事的严重性,点头答应。

当前形势危急,宫中任何延迟都可能让无数家庭面临破产。

因此,李恪没有再对他们多作指示。

他相信这些官员经验丰富,处理政务的手段充足,不需要他额外指导。

李恪转头问旁边的房玄龄。

“京城里头有多少小吏?或者那些等着选拔的人?”

房玄龄和马周他们互相看了看,都有点尴尬。

选拔人的数量他们还能记得,但小吏的数量,他们真的不太清楚。

毕竟在大唐,官和吏的差别很明显。

就算是出了名的贤相,通常也不大理会小吏。

想了一会儿,房玄龄硬着头皮道:“大概有一万人左右吧?”

这个数字肯定和实际的人数有出入,但这也是他根据丞相府里的小吏数量估算的。

应该差不了太多。

李恪没太在意,心想小吏这东西,放到现在也就相当于临时工。

“房相,我让你调动京城所有的小吏和选拔人,让他们跟着七品以下的官员,去关中各地帮忙推广水车这些农耕工具,指导老百姓做好抗旱准备!”

“旱情结束,表现好的小吏可以转成官员,选拔人可以缩短等待期,还有那些表现突出的,都可以提升品级!”

让人家干活,总得给点好处。

这场跟老天爷的竞赛,如果李恪想要赢,就得动用所有能动用的力量。

李恪应该感到庆幸,现在的隋唐时期还保留着一些武风传统,秦汉时期全民皆兵的制度也有继承下来。

朝廷如果想要有大动作,相对来说轻松多了。

不过,李恪心里也没底,单靠小吏和选人们,能不能应对旱灾。

他不放心地叮嘱。

“工部的人得赶紧去关中修渠挖井,不能让关中的百姓最后没水喝。”

工部尚书点了点头,这事儿确实得做。

谁也不知道旱情会持续多久,现在在关中修渠挖井,怎么着都是个划算的买卖。

道理大家心里都明白着呢。

等大家都走了以后,李恪心里还是有点不踏实,就把金吾卫大

不想错过《大唐:逆子,朕认错了把电交出来》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