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新舰
房玄龄一看势头不对,连忙出列劝谏道。
“陛下,万万不可!”
“皇子年幼,若是陛下有所不测……”
魏征打了个激灵,赶紧跟着房玄龄劝阻李恪。
一旁的大将们也不敢再争了,一同跪在地上请罪,求李恪千万不要亲征。
上次去打吐谷浑,他们就已经够胆战心惊的了。
还要再来一次?
“那就让牛忠去吧!就这么定了!”
李恪果断拍板。
“增加十万套棉袄,供大军所用。”
“兵部做好粮草运转工作,务必保证,明年春夏可以出兵吐蕃!”
之所以订到明年春夏,也是无奈。
现在已经是盛夏了,等到大唐的军队做好准备,恐怕已经到秋天了。
要是秋天进军吐蕃,等到冬天,军队恐怕要被冻死上万人。
这样的战损比,实在是不划算。
而且趁着这样的机会,也刚好可以加强对川西等地适应高原的士兵训练。
毕竟精锐其实都不是从这些地方出来的。
他们的战斗力和真正的精锐还有一定的差距。
若是这段时间,训练上将近一年,到时候打下吐蕃的把握就更大了。
“是!”
时间留出这么余,对接下来的内政也是有一定好处的。
反正现在先口头斥责吐蕃不尊王化。
等到明年,再给他们好看。
十万人马到了吐蕃,即便吐蕃做好准备,也不怕。
至于其他的藩属是怎么想的,他不在乎。
一旦大唐和吐蕃的战事结束,他们就懂得怎么对待大唐。
安东。
这一天,港口出现了几艘比之前水师大船更为恐怖的战船。
虽然这些船并没有之前的大船那么高,但是长度远超一般的船。
这就是大唐新一代战舰,是专门改造的。
看到这样的大船,任何人都不会怀疑,大唐水师的战斗力!
“你看,这就是咱们新一代的战舰!”
长孙冲领着房遗爱和杜荷,参观这几艘大舰。
“这船是水师衙门抽调天下所有精于造船的工匠建造而出的。”
“可以说是现在最适合远洋航行的船只了。”
这也是水师衙门在这么长久的近海运输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东西。
水师之前不清楚,到了近海承担运输工作之后,才发现,近海的风浪要比国内的河流湍急的多。
一般的船压根不适合在近海航行。
更不用说李恪所希望的远洋航行了。
穷则思变。
特别是在出海捕鱼过程中,大船彻底暴露了它太过笨重的弱点。
所以,在去年,水师就紧急上奏,请求李恪拨款,建造新型战舰。
李恪当然同意。
立刻拨了一批款项,召集了很多善于设计船只的工匠。
集思广益,倒腾出新一代战舰模型。
李恪一看,和后世所能见到的一些古时期的战舰几乎没有什么差异。
也就明白了,水师发展方向选对了。
既然如此,也就没有再过多的干涉。
任由修建大舰。
如今战舰终于建好了,并且一次性建了五艘。
这些都算是实验性质的战舰。
后续还要通过水师的反馈,重新修改部分设计。
从这就能看出大唐有多么豪气。
反正这批战舰交付后,水师上下都极为满意。
别的不说,速度就比之前快了太多!
至少比之前的船快了一倍。
而且,战舰转向也极为方便。
虽然看着庞大,但操控起来并不算麻烦。
一时间,它们成为了水师上下的新宠。
这次杜荷一门心思想去邪马台抓奴隶,还觉得用船抓人效率太低。
长孙冲考虑了半天,决定把这批刚测试完的战舰给杜荷用。
毕竟从安东到邪马台,不是近海航行了。
距离挺远的。
战舰经过这次远航的调试,肯定能为设计积累经验。
长孙冲心里清楚,李恪对水师抱有很大希望。
希望他们能开辟出通往大秦的海上航线。
这样直接往返贸易。
不然李恪总觉得丝绸之路的差价,都被中间商赚走了。
李恪有这个愿望,长孙冲当然乐意帮忙实现。
再说,水师的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