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科举分文武
毕竟有武举,那自然就有文举,大家都会下意识这么想。:]完?3本*!]神~a站?? |??更§新?-*最?快=,
“一样。”
“各方面的规矩,都和文举差不多。”
李恪点头。
“臣没意见,就是有点想法不知道该不该说。”
李靖想了想,认真道。
“臣希望陛下在办武科举的时候,也让士兵们有机会参加。”
军队的晋升通道本来只有一条,就是从士兵做起,然后凭军功一步一步升上去。
而武举的设立,给军队提供了新的晋升途径,也能选拔出更优秀的将军。
作为将军,武力是必须的。
战场上杀敌得靠将军带头,武力强的将军能发挥更大作用。
“还有其他建议么?”
李恪有些惊讶。
他本以为李靖就算不反对,也不会这么积极。
但看他现在说的,跟房玄龄他们的看法差远了。
这就是所谓的文武之争么?
“没有了。”
李靖摇头。
只要朝廷同意士兵也能参加,他就没其他问题了。
“这个建议朕同意了。”
李恪郑重点头。
有了李靖的支持,军方这边就不会有意见了。~|微$£?趣?>小{说=|,网?] μ更2?新+[t最2§?全\?±
就算房玄龄他们还想说什么,也没用。
他们如果再反对,就是对军方有敌意,会引发双方的竞争。
有政治头脑的都不会再说什么,会配合李恪执行。
君臣商议完其他事宜后,武举就这么定下来了。
同时,李恪还让李靖去跟其他将军们说说这件事,希望他们也能同意。
第二天早朝。
李恪再次提起这事。
已经知道的大臣们都很淡定,但那些不知道的文武都惊讶不已。
科举本身就是个千古不变的制度,现在分成两种,能不让人震惊?
大家都看着好几天没上朝,今天却突然出现的李靖,想听听他的看法。
房玄龄他们也一样,若有若无地看向李靖,以为李靖会反对。
结果……
“陛下英明,臣支持!”
李靖站出来道。
紧接着,程咬金他们也站出来表示支持。
这下子,房玄龄惊了,互相看了看,各个难以置信。
他们反对的事情,李靖不仅没有反对,还带着将军们一起同意了。
看来,陛下早就跟李靖他们通气了,所以才会在朝堂上提出来。
几人交换了一下眼神,最后也跟着同意。·x_x*n′y!d+..c^o\m¢
从此,科举考试分成两部分。
这消息通过三省六部发布圣旨,传遍天下。
不光如此,全国各地的报纸也登了这事。
朝廷决定办个武举,跟文举一个样,考上状元就能被封为从六品的将军。
这武科举对全国所有习武的人和六品以下的士兵开放。
年龄限制在十六到四十五之间,两个月后就举行第一场大赛。
这消息传得飞快。
没过多久,全城的百姓都知道了这件事。
当然,京城的百姓是第一个知道的。
毕竟是天子脚下,消息特别灵通。
京城有很多世家的大本营,就是为了第一时间掌握消息。
一下子,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武举上。
“听说这次是陛下力排众议搞的武举。”
“陛下真是为咱们百姓着想,给了我们这么多光宗耀祖的机会。”
“没错,陛下太圣明了,不只考虑世家大族,还想着咱们这些平头百姓。”
“我敢打赌,武举的影响力不会比文举差,因为这才能真正打破权贵们垄断高层的路子。”
“说得对,都知道权贵家里没几个愿意练武的。”
“练武太辛苦了,除非是武将世家,但那些人又不需要武举。”
京城的百姓似乎总是比别的地方的人看得更明白。
因为他们总是揣摩天子的心思,认真讨论朝廷的政策。
时间长了,看东西就能看到本质。
都知道练武很苦。
能练出成绩的,不是武将世家就是想改变命运的普通人。
那些有钱有势的,一般都看不上练武的,觉得练武的就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