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何物?”
“怎得没听说过?”“玉米是小麦的别名吗?”李世民、房杜三人,围着老伯的玉米秧苗问个不停。“玉米是我们白云县的粮食之一,字如其名,因玉米粒长得晶莹剔透,如玉石一般,故而称作玉米,这玉米可不是小麦,玉米的果实比小麦大多了。”“这玉米具有很强的耐旱性、耐寒性、耐贫瘠性以及极好的环境适应性。”老伯道。“既然是粮食,那这玉米产量如何啊?”李世民问道,他最关心的是产量。“哦,不多,也就亩产量两千斤吧。”老伯说完,又栽了一棵玉米。老伯说地很随意,可是,李世民几个听后却震惊地张大嘴巴。“亩产两千斤!”“你这个老头,说谎也不打草稿,我大唐最肥沃之地关中,小麦亩产也不过五百斤,你这玉米能有两千斤?开什么玩笑!”杜如晦当场否定。“就是!”房玄龄也不相信。还亩产两千斤,你咋不上天和太阳肩并肩呢?“光土地肥沃没有用,还得作物品种好,我们白云县,最贫瘠的土地种出的麦子,亩产也不止一千斤呢!这玉米比麦子贱,容易种,这产量自然更高。”老伯解释道。“不信不信,这太扯了!”房玄龄和杜如晦不相信道。“哎呀,你们不相信很正常,毕竟,你们还未开化。”老伯嘿嘿笑了笑,也不想跟他们计较,仿佛,不相信他说的话才是这些外乡人的正常反应。房玄龄和杜如晦还没有体会到楚萧的厉害,所以,此刻依旧带着怀疑的目光看向老伯。不过,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他们知道,白云县是个神奇的地方,所以,对此是深信不疑了。老伯是白云县的人,他的话肯定没错!亩产两千斤啊!天啊天!这是个什么概念啊!这玉米产量如此之高,而且,还不挑土地,如果能够全国推广,那大唐百姓就能够吃饱饭了!想到这,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相视而笑。如今的大唐,虽然结束了战乱,但是,百姓过得很穷苦,吃饱饭是大多数人的奢望。那个时候的作物品种比较低端,产量不高,品质不好,对土地的要求很高。而且,主粮是小麦,不像现在,主粮有水稻,小麦,红薯,土豆等,品种多,出现饥荒的风险就低了。所以,在古代,一旦遇到天灾,小麦歉收,那就会有饥荒!“老伯,可否讨些玉米秧苗给我们,我们也想拿回去栽种,长长见识。”李世民小心翼翼,斟酌道,生怕被拒绝了。因为,如此稀罕之物,不愿意给是常事!“你们想种啊?那边秧苗大棚里有的是,你们只管拿就是。”老伯笑道。李世民朝着老伯深深鞠躬,道:“老人家真真人好心善!”老伯被夸得不好意思了:“这没什么,我们家公子交代过,外县的人要是想种,都能自取,只是,这些个外乡人太古板,怕没收成,敢试的没几个。”李世民听着这话,对楚萧,更是肃然起敬了,这年轻人真心不错,有如此宝贝,也不藏着掖着!真是大胸襟! 李世民让房玄龄和杜如晦采了些玉米秧苗,准备回去栽种。“房公,你说陛下是不是有点奇怪,对那老头的话深信不疑?”“我也奇怪着呢,咱们且边走边看吧。”几人绕过庄稼地,继续往前走,没多久就到了县衙外。和上次相比,这县衙竖起了高高的围墙,围墙外面还粉刷着一层灰色沙粒状的东西……“怪哉!怪哉!这围墙为何如此坚硬!”“这刷的一层是啥?竟不是黄土?”房玄龄和杜如晦上前,扣了扣,跺了跺,然后不死心地,拔出张良的剑,刺向那墙角,但这围墙竟然纹丝不动,丝毫没有受损模样,比起那城墙青砖还坚固。“谁啊!谁在坏我家墙角!”此时,赵六闻声,拎着大刀出来,冷呵道。“我们只是看看,哪里坏了你家墙角了?”房玄龄和杜如晦瞪着赵六,很不爽,这大唐,除了李世民外,还没几个敢跟他们大呼小叫的!“算你们有自知之明,晾你们这等小身板也没法坏我家水泥墙角!”赵六鄙视地扫了房杜二人一眼。“谁身板小了!谁小了!”房玄龄和杜如晦感觉自己收到了侮辱!在此剑拔弩张之际,李世民站了出来。“赵六啊,是我啊,老李!”赵六看见是李世民时,才收起怒意,笑道:“原来是老李啊!”“那两人一个是我家账房老杜,一个是我家伙计老房,他们没见过世面,刚刚实在不好意思。”李世民道。呃,没见过世面……房玄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