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五十四章:颜善颜正德

“呵呵……兄长,这李家娃娃越来越有意思了。

欣儿找了一个好夫君,我们去见大兄的时候,也能告诉大兄这个好消息。

在他手里,墨家,公输家族,农家,医家,兵家,商家,算学,法家都绽放出了不一样的光芒。

小家伙看不起儒家,佛家,一心想要推动,再一次百家争鸣。

坦白说,我真的很向往,千多年前,百家争鸣时代的波澜壮阔。

小家伙想要大唐,再次出现百家争鸣。

真的是很不错,可惜我可能活不到那一天了,甚是遗憾啊……

小家伙弄的那什么银行,就要开业了吧。

我倒是要看看,小娃娃和佛,道,以及子钱家的争斗。

到底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

哈哈……很好,真的很好。。。”

老祖宗颜之推的话,让在场众人,心思各异。

大家都忍不住看向城外,那个正在骑马冲阵的如玉少年郎。

“明明是文武双全的人,硬是要让人觉得,自己是贪财好色之徒。

明明是写出来了,惊才绝艳的诗句。

硬是掐头去尾的,就说出来那么一两句,气煞我也。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好豪气的小子,奇怪的是,我竟然不觉得,这小子做不到。

今天这不就是,他要做到这一切的开始吗?

无论任何,今天的这一切,都会让这小子名留青史。

我甚至可以肯定,颉利可汗和他的二十万骑兵。将没有一个人,能回到草原上了。”

老祖宗颜之善,十分开心和弟弟颜之推,说起了自己的感受。

他身后的重孙辈颜善,正和父亲颜师古一样,都在奋笔疾书记录老祖宗的话。

只不过他父亲用的是文言文,而他用的是白话文。

这不能怪他,十五岁的他就被老祖宗,丢到李氏三房庄子里的大学堂教书。

今年己经是第五年了,一个月前他回长安城成亲。

受大学堂的影响,他现在喜欢用白话文写东西了。

没有办法,李俊规定了大学堂,就是要用白话文教学。

所以,同样的文章,他要写两遍。

李二玄武门之变后,为了拉拢颜家也好,赏赐天策府十八学士也罢,二十岁的颜善又当官了。

为什么说又,因为三年前,他便荫官万年县令。

因为年龄小,原来是五品的县令,低配成七品。

李渊的圣旨上还首接就说了,等历练几年,就升五品。

是的,颜善的起点,是绝大多数人,几代人努力,也不一定能达到的终点。

但是当时的颜善,没有去当官。

他觉得当官,哪里有读书,教书有意思?

这一次,他没有办法拒绝了。

当年他可以,以自己年龄小,学识不足为由拒绝,这一次不行了。

其实他在李氏学堂,跟着练了五年武艺,刀法还很不错。

而这又是李俊的规定,无论是谁,大学堂每天早上的习武,必不可少。

李俊深知自己的家族,是靠什么立足于世的。

而学堂大管事,是最讲规矩的上代禁军大家长。

老一辈子的人,族长发布了的命令,就会无条件的执行。

尤其是事关家族方向的事情,他们只是谏言,执行,补缺。但是不会质疑,怠慢……

因为有这样的规定,好家伙,在学堂里教商学的,许芸娘的父亲许南星,现在都己经能使一手好刀法了。

长安和洛阳,江都,益州等地,有名的商家老掌柜,都被请到了学堂教书。

现在这些大掌柜,最喜欢别人喊他们先生。

这些人不光把子侄,送进学堂读书。

人家不光不要束脩,还大笔大笔钱投到学堂。

每一个季度,他们会都捐一大笔。

有的是把利润的一半,都捐给了“黄浦学堂”。

李俊不要都不行,就比如许芸娘。

她十一岁便开始接管家里的产业,三年后,她父亲就完全不管了。

这些腰缠万贯的老家伙,每个月领到两贯铜钱的俸禄,比自己挣两万贯还高兴。

庄子里的十几万人,见到了自己穿着学堂的先生服,哪个不对自己行礼?

这让这些虽然身家丰厚,却地位低贱的商人,怎么能不疯狂?

现在全天下的商人,谁不想到李氏大学堂教书?

不要说其他的,只要是

不想错过《大唐永乐王》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