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第六十八章:都想到三房干活

经过一番浸泡石灰水的折腾,几乎是所有的人,都筋疲力尽了。

等排队打好了饭菜,觉得自己能吃一头牛的众人。

端着比人头大的木碗,随意找一个地方蹲着,便开始狼吞虎咽的扒饭。

许多打扫战场的流民,从出生到来李氏庄子之前。

从来没有吃饱过,更别提吃肉了。

隋唐时期的平民百姓,一年要干二十天,到一个月的免费劳役。

也就是租庸调制中的“庸”,他们可能是修一下,家门口的河道。

也可能是去千里外的边塞之地,运送军粮,修整破旧的城池。

这样的话,来回的路程就要大半年。

那是不是代表着接下来的几年,这个人就不用服徭役了?

只能说是想多了,自费干粮盘缠,赶路的时间不计算在内。

问题是干完了规定的时间,你还得拿到“完役证明”

(ps:这个当然不这么叫,反正就是当地录事参军,开具的加印文书。)

往往很多时候,人家随口一句:“你们去把城外的护城河填平,就完役了。”

然后就是被敌人射死,这样的就可以回家了……

是的,这就是用来攻城的炮灰。

先秦到隋唐时期,打仗都是先用炮灰,概莫能外。

所以古代的军队,张口闭口号称八十万,百万大军。

其实是把辅兵营的工匠,服役的民壮加上。

再往大了说个三五倍,也就是传说中的号称。

事实上,古代的一万军队。

披甲能有三千,马匹五百,就是强军。

蒙古人掳掠平民百姓,驱赶俘虏攻城。

之所以被各种骂,其实是欺负他们没文化,人缘也差。

他们之前的时候,这么干的人多了去了。

许多所谓的历史名人,王侯将相。还干过用人肉当军粮的事情。(ps:曹操就这样干过。)

让天下人没有想到的是,这次颉利可汗率二十万骑兵南下。

人家还真的就二十多万控弦之士,没有用之前的惯例……“号称”。

而之所以让人觉得,脑袋有病的李俊。

是因为他明明收拢了,近三十万流民。

但是却首接派出了族中壮奴,硬刚颉利可汗的二十万骑兵。

所有的人对于突厥人驱赶俘虏,和掳掠到的平民百姓充当炮灰,并没有多么的愤怒。

因为大家都觉得这很正常,汉儿被当两脚羊的时候,才过去多久?

加上城墙上的君臣,有一个算一个,抓到的敌人炮灰消耗完了。

便驱赶自己的炮灰,他们都做过这样的事情,而且还是不分文武。

其实就连李氏族人们,也不理解族长。

面对当下十分正常的战争方式,为什么这么的愤怒。

前世的时候,李俊只知道,人民子弟兵是为人民服务的。

无论遇到了怎么样的天灾人祸,人民子弟兵都是冲在最前面的。

李俊觉得,军队的天职,就应该是抵御外敌。

农民就只是负责种地,而不是让自己的军队当炮灰。

李俊在前世看来,十分正常的交流。

在这个时代,面对他的人,就只觉得永乐王礼贤下士。

他认为的别人给他干活,给人家工钱是应该的。

至于管饭?

这不是正常的吗?

难道是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

李俊很不明白一些人的做法,明明仓库里面的粮食。

都己经发霉了,也不舍得救济灾民。

一定要人家卖儿鬻女,到走投无路之下造反抢粮,然后被乱民杀光全家。

黄初五很快就吃完了,一大碗糙米饭。

从他满是缺口的牙齿就能知道,他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干净的粮食。

旁边的彭三看到老表,碗里剩下最后一口饭。

还在木碗中间,小心堆成一座“小山”。

忍不住的叹了口气:“都跟你说了,李氏的规矩是,不能浪费粮食。”

“娘亲说了,不能吃完最后的一口饭。吃完了,以后就再也没有饭吃了。”

彭三知道大家都是,在吃到好吃的时候,不会一下子就吃完了。

留一点,喻义以后还有……

他之前这么干过,还和李氏壮奴强嘴,差点就被李氏壮奴给砍了脑袋。

因为自己的漂亮老婆的关系,彭三现在的日子过的比这些,苦哈哈的流民好太多了。

他把自己碗里

不想错过《大唐永乐王》更新?安装晋江文学城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