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的官袍还未换下,作揖见礼道:“表姨,表妹。”
妙宁起身盈盈一拜:“见过表兄。”
刘氏见着宋辙,眼神也变得亲切了些,上前就拉着他左右瞧道:“你这孩子从小模样就好,如今这身衣裳穿着,也愈发俊朗了。”
被人夸长得好,宋辙难免有些赫然:“表姨也还如当年风姿。”
刘氏睨了他一眼,朗声笑道:“你这孩子没大没小,表姨也敢打趣。”
四人落坐,宋辙才问了正题:“不知表姨这回过来,可是有要紧事?”
刘氏嫁去了下元府,虽离玉京比山东近些,可到底要两日的脚程,若非有要事,一个妇人怎会带未出阁的女儿来。
妙宁听罢脚尖蹦得更紧了些,刘氏无奈拍了拍她的手腕道:“你姨父年前进京述职,听说你调任回京了,这不就让我开了春,就带着妙宁出来走动走动。”
“亲戚之间,自然要多走动才好。”宋辙抿了口茶道:“家里虽小,但西厢那头还空着的,表姨若是不嫌,不如就和表妹在家中小住几日?”
他搭了过云梯,刘氏也感激应下:“那就叨扰你们了。”
佑儿听的一头雾水,脑仁嗡嗡作响。
只等夫妻二人回屋后,才迫不及待问道:“夫君这是何意?表姨不是很久不往来的亲戚吗?”
宋辙解释道:“表姨未出阁前,还时常到家中来陪母亲说话。”
那时他还年幼,但记忆里只要表姨来了,母亲脸上都扬着笑。
“后来她嫁去下元府徐府,自然就往来少了,到后来就再未见过。”宋辙拉着她的手,安抚道:“听母亲说过,表姨父那家子不好相与,表姨想必是有她的难处。”
说起来那名为徐复的表姨父,他也只见过一回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