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二十岁的生日都忘了过。
徐青青也想不清楚,自己当时是在火车上,又或者在去往火车站的路上。
这阵子她西处跑,时间赶得很。
好在事情总算办成了。
回到金城的第一件事,徐青青去找叶向盛。
“人怎么样,都认识了吗?”
这些从各地搜罗来的人,安置在了军区那边,不过都是叶向盛来接待的。
这阵子叶向盛在军区研究所和机械厂西处跑,倒是清瘦了些。
“差不多都熟了。”都是搞科学研究的,有搞光学的,有搞化学的,也有机械方面的研究人员。
甚至还有几个数学、物理、材料学的研究人员。
说是群英荟萃一点都不为过,当然这些人比起徐如林的天赋还差了不少。
但能够凑齐一个班子挺不错的啦。
让叶向盛有些迟疑的是,“咱们真要搞数控设备啊。”
“当然。”徐青青十分肯定,“人工做的羽绒服还算可以,但是太累太辛苦,咱们要把这些出口的羽绒服做出不同的档次,又要有统一的质量标准,搞数控设备是最合适的。”
人来协助工作,机器做主导。
生产出符合标准的产品,这样才能更好的出口海外赚外汇。
这是徐青青想到的最合适的办法。
叶向盛不再迟疑,“行,你想做什么那就来弄,需要我干什么尽管说。”
徐青青被逗乐,“又不让你上刀山下油锅,别这么一副要英勇就义的表情。”
她要叶向盛做的事情其实之前孙启明就做过——总指挥。
但这次徐青青没办法用孙启明。
因为都是跟这些搞研究的打交道,需要本身就有一定的科研水平。
孙启明那个学渣,怕不是要跟人掀桌子。
他完全做不到。
但叶向盛可以。
徐青青跟叶向盛说自己的目标,“你来做统筹,协调这些人搞出一台光刻机,然后弄出几台计算机,争取在今年年底完成任务,能做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