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是刘岚的公公婆婆带着孩子在玩。
刘岚和她男人,在辛辛苦苦的打扫卫生。
不止如此。
刘岚的公公婆婆,还在外边指手画脚的,气的刘岚直翻白眼。
尤其是看到何颖在外边坐着休息,她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你们看看,好看有什么用?能帮忙干活么?在乡下都这样,这要是在城里面,不得是个老祖宗啊!”
刘岚看着像是自顾自的说着气话,其实就是给她公公婆婆说的。
她倒是让这些城里的干部知道,患难的时候,什么样的儿媳妇,才靠谱!
刘岚的婆婆周花茹,听到之后,也跟着应和道,“那还用说?那样的女人,谁娶到家里谁倒霉!当人家儿媳妇,一点思想觉悟都没有!还是我家儿媳妇好!懂得照顾人!不就是怀孕嘛!当年我怀你男人的时候,跑三十里的路,去找一口吃的!哪有这么矫情!”
听到婆婆这么说,刘岚笑道,“妈,您就看吧!一个月二十斤的粮食本来就不够,家里还多一个吃白食的。到时候看看,他们日子过的好不好就完了!”
他们每个月二十斤的粮食,想要更多的粮食,就需要赚工分才行!
工分赚的属于活口粮,工分越多,分的粮食越多。
就对方这样,能不能吃饱饭都是两说!
到时候日子过不下去,多半还要求别人。
要是他们来求自己,自己一定好好的羞辱他们一番。
想到这里,刘岚笑的合不拢嘴。
苏卫东和何泽旭干活特别快,很快就把房间打扫好了,床也铺好,苏卫东将何颖扶进去坐。
而刘岚那么一间小房子,却还在忙里忙外,眼看天都要黑下来了,还没有忙完。
随后何母用大队里的炉灶,将带过来的馒头,饭菜给热了热,当做晚饭。
正在他们吃饭时,乡亲们也都陆陆续续的回来了。
刘岚好不容易收拾好房间,看很多人都回来了,连忙走出去和邻居们打招呼。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
和乡亲们搞好关系,今后日子过的不会太差。
可是乡亲们累了一天,哪儿还想和她这么假客套,全都是一副爱搭不理的样子。
吃过晚饭,陈富贵拎着几个大麻袋,来到苏卫东家里。
“这里面是四十斤棒子面,四十斤高粱面,还有两斤白面,以及四十斤番薯。”
“等交过公粮,还会按照工分给你们分粮食。”
何泽旭讶异的问道,“队长,不是每人二十斤口粮么?”
“白面和番薯,是队里送给你们的补贴。”
陈富贵笑着说道,“秋收马上就要结束了,就算是挣工分,也挣不了多少,二十斤口粮,你们哪儿够吃。今年收成不太好,队里也拿不出来太多,你们先对付对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