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胃口不小
合伙的念头一闪而过,很快又被家训压下。
林谦收拢飞散的思绪:“剩下的菜谱我按照五十两一张收下,如何?”
方青禾摇了摇头:“一百两。”
“一百两?”林谦似乎被气笑,“方姑娘,您的胃口可是不小。”
方青禾也跟着笑:“只可惜我生在怀山县,若我生在府城甚至京城,林少爷会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胃口大。
失传几百年的名菜,即便出价千两,想必也会有人抢着要。”
当然,可能只是抢,不给钱那种。
她选择跟林家做生意,图的就是一个安心,赚钱倒是其次。
毕竟她上辈子活了三十多年,没听林家做过什么欺压百姓的坏事。
林谦放软了声音:“难道我前面主动拿出一个庄子,竟也不能让方姑娘相信我的诚意?”
方青禾心说,那是因为我的东西值钱!
而你主动抛出庄子,也只是想让我放低戒心。
“林少爷,你前面确实够诚意,但现在嘛……
我要价就是一百两,你若觉得不合适,也可以再考虑考虑。”
五百五十两和一千一百两对抱月楼来说差距很大,但是对林家来说,不值一提。
俗话说三代为官,才知穿衣吃饭,林家根基尚浅,若能积攒一些失传的菜谱,于家族传承而言大有裨益。
从这个角度说,花多少钱也不为过。
林谦并没有犹豫很久:“行,就按你说的来!”
抱月楼有莲房鱼包的菜谱,林谦也花钱买下了,就是为了避免方青禾流到外面去。
比起人有我精,他更喜欢人无我有。
许掌柜写好文书,林谦和方青禾双方都签了字。
为了让方青禾安心,林谦特意把谢昀请来当中间人。
“方姑娘,有谢青天居中坐镇,你大可把心放到肚子里去。”
方青禾把文书收起来,笑着说:“谢林少爷一片好意,其实没有谢大人,我也相信您会信守承诺。”
林谦乐道:“祖父听到这话,一定很开心。”
双方约定好七天后来验成果,许掌柜和马管事送方青禾出去。
走到门口,马管事十分忐忑地问:“方姑娘,过两天你还会来卖菜不?”
方才谈价的时候他不在场,不清楚方青禾具体赚了多少钱,但是看掌柜的态度就知道,绝不是一笔小钱,几百两肯定肯定是有的。
都有这么多钱了,也不知能不能看得上卖菜的小钱?
方青禾点头:“咱说好的了,我当然会来,莫不是马管事不想要了?”
“不是不是!”马管事激动否认,“我做梦都想要你种的菜!”
从抱月楼出来,方青禾在脑海中复盘今天的生意。
结果比她想象中好很多,而且她算是跟林家搭上了线,以后想要做些什么,也都容易。
还有林谦。
祖父是三品大员,自己年纪轻轻考上秀才,但待人接物却一点不倨傲,对她这个农女没有任何轻视不说,谈生意也能放得下身段。
这样的人年纪轻轻就没了,实在可惜。
……
回家后,方青禾把跟赵家谈好的生意说了一遍:“陈年细布在如意坊卖十八文一尺,如意坊给咱们是十三文一尺,咱就按十八文一尺来卖,应该是不愁卖的,毕竟省了大家进城的力气,而且城里也不是随时都有陈布卖……”
话没说完,刘氏就兴奋道:“要真是有这么便宜的布料,那我肯定要买几尺。
我们赶集那块,细布能卖到二十三四文一尺,根本下不去手。”
这话落音,方兴旺又道:“还有杂货生意,赵老爷给咱进货价,只要卖出去就是赚!”
“青禾,咱去石洞沟山下的集上摆摊,周边二十来个村子的人都去那儿赶集,生意肯定好做。”
“青禾,你说我能不能挑着担子就在周边几个村卖货?少赚一点也行啊!城里卖十八文的布,咱就卖十七文,一尺赚四文也不少了,一身衣服按十尺算,就能赚四十文,一个月卖掉三十身衣裳料子,就是一千二百文!”
方兴旺和刘氏你一言我一语的,越说越开心,方青禾根本没有说话的机会。
她双手撑着下巴,看两人说得眉飞色舞,眼里满是欣慰。
生活有了奔头,气色都不一样了!
等两人说完,她才继续道:“外婆,爹,卖东西只是其一,咱还可以收东西。
晒干的菌子、笋子、云耳、板栗、红枣、各种药材,只要能在城里卖钱的,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