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一个星期的努力,张扬终于修好了精工车间的这台机床。?z¨x?s^w\8_./c_o.m-
这下可是彻底让张扬在轧钢厂扬名了。
李怀德更是利用这件事在高层好好地出了一把风头。
机修车间和精工车间那么多科班出身的工程师、技术员都搞不定的事,结果被张扬这么一个野路子搞定了。
这不是劳动人民胜过那些臭知识分子的最好证明?
张扬!
一个穷苦无依的孤儿,连小学都没上过,在组织和政府开展的扫盲运动下才学会的识字。
在工作之余,他利用空闲时间自学相关理论知识……
这其中的意义可是太符合如今的主流价值观了啊!
在李怀德的安排下,张扬被当成宣传典型上报到了部里。
部里又将张扬的资料上报到了更高层。
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张扬大出风头外,李怀德这个慧眼识珠的轧钢厂领导也是跟着大出风头。
对于一把手来说,最重要的本领是什么?
那当然是发现人才,使用人才了!
李怀德能从上万工人中相中张扬这枚璞玉,这难道不是恰恰说明了他会识人,会用人吗?
当然,张扬在出尽风头的过程中,受到的质疑也不少,毕竟在浮夸风盛行的那些年里,各种离谱的先进或者典型可是太多了。-r`u`w_e¨n^x~s!.`c_o,m·
出于严谨,冶金部和机械部都有派专家来检验过张扬的维修水平。
面对专家的考察,张扬表现得十分符合自己的人设,他不太懂理论知识,但只要专家让他去修个什么具体东西,张扬都能把那个东西拆开,然后将毛病点指出来。
这下张扬的表现可是彻底征服了这些专家。
1961年5月1日劳动节的晚上。
四合院,中院。
张扬家门口依旧是坐满了前来听收音机的邻居。
今天的李钰格外高兴,她不仅第一次将收音机搬出来屋外,而且还给前来听收音机的邻居们准备了花生和瓜子。
李钰今天的反常行为当然是有原因的,因为今天的中央广播电台将播报一个劳动节专题,其中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先进事迹,张扬的也是其中之一。
虽然据张扬所说关于他的播报就只有那么短短的几十秒,但这可是面对全国的广播,别说是普通人了,就算是公社书记、县长甚至市长,又几个人能上这样的全国广播。
这样的大喜事李钰肯定是早就告诉给了院里的邻居们,不仅是院里,李钰还将这件事告诉给了自己父亲。¨狐,恋¢文·学\ ^最?新.章^节?更/新\快/
为了听今天的广播,李父还特意去找公社书记借了收音机。
“……四九城红星轧钢厂的张扬同志,在建国前饱受苦难……在新社会……要向张扬同志看齐!”
收音机里关于张扬的报道,足足持续了一分多钟。
报道结束后,四合院中院顿时就炸开了锅。
众人对张扬上广播的羡慕之情溢于言表。
刘海中泛着酸水朝众人打官腔道:“各位邻居,小扬这可是给咱们院都争了光啊!咱们以后也一定要多向小扬学习,争取也能上广播!”
闻言,张扬赶紧谦虚地摆了摆手:“运气好!一大爷,我这都是运气好!”
借着上中央广播电台的这股东风,张扬成功被李怀德提拔到了机修车间副主任的位置上。
机修车间可是张扬的“龙兴之地”,他就是在这里开始的飞跃。
从农机分厂调回机修车间时,张扬在这里受到了极大的欢迎,特别是刘猛的那些徒子徒孙,拍手拍得手都快肿了。
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张扬也知道自己火速晋升收到的嫉妒不少,所以为了不必要的麻烦,张扬这段时间表现得极为低调。
在车间内部的各种会议上,他都紧跟车间主任李天军,没有表现出任何想跟他争权的意思,这让李天军悬着的心也放下来不少。
这天周末,张扬悠闲地吃完早饭后,准备去后海钓鱼。
自从天气暖和起来后,阎埠贵就开始去钓鱼补贴家用,张扬虽然不用靠钓鱼补贴家用,但奈何他是一个钓鱼佬啊!
在这个娱乐活动稀缺的年代,周末去钓钓鱼是真不错。
张扬原本以为现在这个时代没有可收缩的鱼竿,只有普通的竹鱼竿。
但等他去了解后才知道,现如今虽然没有后世的那些什么碳素收缩鱼竿,但竹制的收缩鱼竿却不少。